02
又或者,我是有過那麼幾段奇妙的旅行?
初戀的時候去過杭州。遊人如織的10月,兩個人像正常遊人一樣在西湖邊無目的地亂走,如果要認真地回憶,還是可以拾起諸多細枝末節。浙江大學的招待所、第一次吃西湖醋魚的不適應、SONY
F77相機……這就是初戀最容易深入人心的部分吧。
然而初戀似乎永遠是一場沒有結局的愛情。2007年,又因為分手後的新戀情,去了一次新加坡。充滿未知的期待,無甚豐富的觀光資源,還有燥熱天氣引起的不適,那一趟計劃10天的旅程提前結束。回國。又是10月。
和第三個朋友去了兩次廈門,那是最美好的記憶。從環島路的數星園沿著海邊一路走回廈大,8月盛夏,廈門看海最好的季節。我一直喜歡走那一段永遠沒有什麼人參與的海灘,我們穿著“無印良品”的人字拖,一黑一白,在海灘上踩出深淺的腳印。後來穿過廈門大學新區宿舍樓,走到半山裏的情人湖,坐在石頭上聽風過滿山相思樹的婆娑聲。第二次去的時候,是轉涼了的10月,在鍾宅灣無人的湖麵棧道上看書,等朋友丁偉開車來接去共進晚餐。我記得我們還去過一次蘇州,在蘇州博物館避雨,之後在平江路晃蕩了一個下午,在一家夫妻檔的小店買了很多次火爐餅蟹殼黃。我曾以為那種單純的美好可以一直走下去,可是第二年春天我們去杭州的時候,不歡而散。
旅行可以被當作對愛情是否契合的最直接有效的考驗。一段未知的旅行,通常也是在測試著戀愛的凶險度。雖然我的幾次短暫而真正的旅行,並不是以檢測戀愛關係作為出發點,至少現在回憶起來,和相愛的人走在陌生的路上,所能留下的美好記憶,也是多過了任何一次單獨的出行。
所以我還是很期望那種屬於兩個人的盡興的旅行。到目前為止。
03
到目前為止。沒有多少記憶是不滅的。
越來越頻繁的出走無濟於事,隻因無心留戀途中風光,所見所聞,皆如從急速前行的列車窗裏看見世界,徒留模糊的背影。生性懶得學習,沒有事先做好功課,再加上內心對於陌生文化或者環境的敬畏,每次出走都走馬觀花,不得其髓。帶著白紙進入,出來的時候連筆記也沒有留下。
向來缺乏龐大的內心支撐,我想我是寫不出那種對於一座陌生城市、一個陌生之境的深刻認知,我沒法將瀏覽過的它們梳理脈絡,書寫一頁,裝幀成冊。
我一直覺得短期的相逢隻好似表麵的禮節,內核隻有生活於此的人才摸得著。我就是這樣四處遊走,未留下任何故事。
但我卻總是有為廈門或者上海寫一本書的企圖。
04
廈門是我人生旅程的第一站。直到今天我都還清楚地記得1997年的那個8月底,記得普快列車從重慶火車站出發,抵達廈門時的情形。18歲出門遠行,4天3夜真是一場比青春的尾巴還要冗長的燥熱旅程。伴隨列車而至的,是南方豔陽中空氣燒焦的味道。踏上廈門站站台的時候,我在匆匆人流中停了下來,情不自禁地彎下身來撫摸了一下地麵,好像是某種神秘的見麵儀式,把自己交給了這塊土壤。廈門,其實就是在那一刻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