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過8點鍾的樣子,寂靜的湖南路似乎已提早進入深夜。我站在高郵路與武康路之間的這一段,橘黃的街燈裏,不見人影,偶爾路過的計程車,
也都是快速地消失,生怕破壞了這一層靜謐之氣。再有,雨後潮濕的空氣,堅守著不被浮躁侵襲。
這是我住過的上海最安靜的小酒店,14個房間,獨門獨院,開在一片民宅之中。寶麗會館上下3層,大堂在酒店建築的外麵,所以客房是從1樓開始,1樓6間,2樓7間,而3樓隻有一個房間。因為整棟建築呈“口”字形,南北窄而東西寬,每一個房間都有不同的朝向,也因此帶來不同的設計氛圍。
1樓左側的房間原本的小開窗是麵向院子的圍牆,設計師索性改成了全落地窗,打破了先前的壓迫感,沿著圍牆植一排翠竹,也讓空間生動起來。
右側的房間則將麵向院子圍牆的那一麵牆打通,加玻璃上蓋,將院子的圍牆變成了房間的牆麵,使得房間的一部分處於露天的環境裏,因玻璃上蓋
之故,所以晴好的天氣,是可以躺在床上看星光與月色,雨雪天應該也有更美的視覺吧。
2樓的房間因為窗外風光好,所以變化都在室內。完全沒有預料
到還
會有帶閣樓的兩層套房,開了老虎窗的閣樓設計為臥室,不顯壓迫,反而有更自在的安靜。我住在唯
一正南麵的那一個房間,雖然不是套房,卻有整個酒店最好的視野,從房間到盥洗室麵南的大開窗可以俯瞰整個院子。
巨大通透的盥洗室給了我更多驚喜,黑白馬賽克地磚與藍白瓷立盆,在百
葉窗透進來的自然光裏,複古而摩登。衛生間的確是整個酒店設計中特
別出彩的細節,特別是1樓看星光的房間,衛生間在玻璃上蓋下麵砌了一個浴池,一旁放一張小小的“鴉片床”,其浪漫的氛圍都超過了臥室。3樓唯一的那個房間因為麵積太小,被設計成了榻榻米風格,竟然也能巧妙地生出一個舒適的盥洗室來。
正如盥洗室給人超簡潔現代的感覺一樣,寶麗會館雖然開在老房子裏,
卻沒有顯出些“倚老賣老”的痕跡,整個酒店走的是“摩登中國”路線。那麼中國紅是一定需要的,所以一進酒店大樓,就會率先被連通1樓與2樓的深長樓梯吸引住,整個酒店裏的紅,大概就是從這裏延伸開來,仿佛是國畫入筆時從宣紙上浸染開來的黑。
川久保玲說,紅是另外一種黑。樓梯兩側的圍欄,連同地毯的主色調,
都是一致的紅,這種紅一直延伸到2樓、3樓通道的欄杆上與柱子上,還
有故意露在外麵、長長盤旋在每一層的紅色消防水管,與牆麵的白形成
鮮明的反差。因為屋頂是巨大玻璃蓋,透光性非常好,所以鮮豔的紅色
顯得相當幹淨。這種幹淨的紅色,像是一種沉穩的黑,抵消了唐突和矯
飾的可能性,而現代設計筆觸的運用,也如同黑色的沉穩,並未衝撞中國風格的肌理。
不得不提屋頂的玻璃蓋,設計師將這棟樓以前“口”字形的天頂改成坡麵
的玻璃蓋,這一現代筆法很好地實現了內部的采光,同時也為老房子帶來
新表情。從天頂垂下來的5盞紙燈籠吊燈,與中國紅的主色調一起,精準地闡釋了設計師所理解的摩登中國。這種中國味道,也存在於樓層通道
牆麵上那些梅花、圓形、扇麵等江南園林裏的圖案,存在於家具、燈飾、
杯器等物件,存在於消防水管的支架上,隻不過它們都隻是輕巧地一點而過,沒有搶占現代風格的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