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無窮無盡的“緣起”,都奔向茶,因此,茶的“自性”也就呈現為一種廣泛散落的不可尋覓狀態。這種“自性”,其實就是一種“空的存在”,故謂之“性空”。
好了,一口茶終於喝到了。但是,喝下去之後,茶的概念是從什麼時候升起又是從什麼時候消失的?……把這麼一個既找不到頭又找不到尾的飄渺過程瀏覽一遍,我們大體明白“緣起性空”是怎麼回事了。
茶是這樣,那麼,推衍開去,世上的每一個方麵,也都是這樣。
一切都是一個變化不定的長過程中的偶然組合,因此都是“緣起”,也都是“性空”。
五
“緣起性空”,是天下萬物的真相。不明白這一真相,人們就會陷入“無明”的陷阱,苦惱不堪。佛教救人救世,就是希望把大家從陷阱裏拉出來。
如何拉?那就是一遍遍告訴他們,天下種種讓人追求的東西,無論是官位、財富,還是名聲,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是臨時,一切都是暫合,一切都沒有實性、本性、自性、定性。
還要告訴他們,大家從無限偶然組合的變化長程中,截取一些小小的片段予以固化,正是一切困厄的由來。因為固化了的片段就必然偽設“屬性”,與其他片段切割、對比、較勁、互傷,由此造成一係列災禍。
隻有知道了任何一個片段都沒有理由固化,那麼,從切割到互傷也就失去了理由,連災禍也失去了理由。
這一來,我們就從對“性空”的認識,到達了“性空”的自由。
在“性空”的自由中,魏晉名士所揭示的“無”就一一呈現了。你看,無繩、無索、無欄、無牆、無界、無邊、無羈、無絆,隨之而來,也就無拘、無束、無懼、無憂了。這,難道不就是真正的自由嗎?
這許許多多的“無”,加在一起,也就是“無常”。所謂“無常”,大致是指無常規、無常態,一切都無法預計,一切都無法依靠。
初一聽,“無常”讓人感到有點心慌。因為世上一切限製、障礙和圍欄,都是按照常規、常態設置的,即便令人厭煩,卻也可以被依靠。一旦撤除,很容易變得手足無措。
但是,佛教還是要我們撤除。因為在“無常”的洪流中,抱住岸邊的幾根小圍欄反而更加危險。所以,不要指望那些“不可靠的依靠”。
尤其是對未來,人們總是依據常態估算,去爭奪未來的擁有。其實,這種爭奪都應該放棄。
未來的一切都靠不住,“無常”是唯一的結論。
樂於接受“無常”,這是一種最健康、最積極的人生狀態。來什麼就接受什麼,該怎麼著就怎麼著,一切都能對付,無事不可處理,而且是在未曾預計的情況下來對付和處理。即使突然冒出來令人驚悚的情況,也隻把它看作是自然的安排。這種人生狀態,是多麼令人神往。
樂於接受“無常”,人生的氣度也就會無限開闊。
我們喜歡用“氣吞萬彙”來描寫最遼闊的海口。這樣的海口永遠不會拒絕逆流、滸藻、暗潮、狂波、濁濤。什麼都可以進入,一切都可以吞吐,百般都可以來去。來了,不驚懼,不希冀;去了,不悔恨,不抱怨。
這種氣吞萬彙的風範和魅力,正是來自於“緣起性空”和“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