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2)(2 / 3)

長吟之聲終於結束了,隻見門簾一掀,進來一個青布蒙麵,身高八尺的黑袍老者來。他雙目精光湛然,在黑夜中顯得亮若寒星,隻在司馬懿的臉上瞟了一下,又微微低垂了眼簾,仿佛凝視在自己的鼻尖處。這老者一直背負著雙手,緩步走到司馬懿麵前,才伸手將自己臉上所蒙的青布緩緩取下,淡淡道:

“仲達,當年靈龍穀一別近十年,你可修為有進了?眼下大戰在即,你可還做得到心境沉靜如淵乎?”

這一見之下,連守在門邊的牛金也驚得險些脫口失聲驚呼:原來這黑袍老者竟然是那個當年曾來“紫淵學苑”講學過、已經“逝世”了多日的青雲山莊莊主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懿的聰穎機敏畢竟非同常人,他起初也是如同見了鬼似的大吃一驚,但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以叔父司馬徽的深謀遠慮,智略百出,他當初選擇了“假死”必然是深有用意的。他亦隱隱猜到了幾分,也許隻有這“假死”才會讓叔父司馬徽徹底避開將來那些來自方方麵麵的糾結和紛擾,而他本人卻可以非常高明、非常隱秘、非常超然地藏在幕後繼續操縱他的計謀實施。誰會懷疑一個“死人”竟在幕後“翻雲覆雨”呢?就算將來有些人省悟到了司馬徽“生前”的有些話、有些事似乎存在著隱隱約約的蹊蹺,可他本人卻已經“死”了,“死”得無可對證,哪怕你是再聰明的人也極難查獲真相了。

“叔父大人……”司馬懿眼眶裏立時閃起了幾朵淚花,哽聲而泣,“小侄在此有禮了。”說著,他一頭跪拜了下去。

司馬徽卻一如當年在“紫淵學苑”的明道堂上給他講課時一樣,隻答了一聲“起來吧”,就邁步徑去那室中榻席上坐了下來。

司馬懿嗚咽著應了一聲,急忙起身,恭恭敬敬地站在了司馬徽的右側下方,低眉斂目,垂袖而立。

“仲達,你這八九年來相貌沒怎麼改變,倒是身材又長高了許多,麵頰也變胖了不少。”司馬徽拿眼慢慢打量著他,似乎頗為滿意,“古語有雲:‘非體健則不足以負重,非誌強則不足以致遠。唯體健誌強者,方能負重而致遠。’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奮勵有為,不懈不撓,才是開基創業,可大可久之根本。仲達,你這一點做得好!唉,為叔和你父親一樣,都已經有些老了,再也不複有盛年體壯之時的勃勃勁氣了……”

司馬懿抬眼瞧去,在他蒙矓的淚光中,看到明亮的燭光照耀在司馬徽的鬢角,幾根斑白的銀絲露了出來。他眼圈一紅,“撲簌撲簌”地掉下淚來:“叔父大人多年來沉潛隱伏於這荊襄偏荒之地,為我殷國司馬氏之千秋偉業如此殫精竭慮,苦心經營,懿真是見而惻然!您都是被這些繁雜庶務給累的……”

“這些話可就說得見外了!‘伴曹如伴虎’,大哥他和你們兄弟在許都那邊也都做得不容易啊……”司馬徽的眼角亦隱隱似有晶芒爍動,他臉上的表情卻依舊顯得平靜無波,“仲達,你如今隱身潛伏在曹操幕府之中韜光養晦,一定要‘左顧右盼,瞻前顧後,處處小心,事事謹密’啊!叔父贈你一段銘言,乃是《道德經》上的至理寶箴:‘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你照此戮力篤行而去,日後必有奇效的。”

司馬懿聽得十分仔細,連忙深深點頭應道:“叔父大人的這番指教點化,小侄一定謹記在心,勤而行之。”

司馬徽目光一凜,直視他道:“你可知道,江東方麵決定聯劉抗曹,派來了四萬精兵,他們的主帥是周瑜,副帥是程普,先鋒大將是黃蓋和甘寧,軍師兼讚軍校尉就是魯肅,首席參軍則是諸葛亮。也就是說,諸葛亮和魯肅現在都是孫劉聯軍的核心決策人士。魯肅且不去說他,為叔在意的是,對諸葛亮此人,你有何看法?他的才識與你相比,你自視如何?”

“這個……諸葛亮乃叔父大人青雲山莊門下首席高徒,叔父大人對他的長短優劣必是了然於胸。”司馬懿急忙俯首謙遜地答道,“小侄焉敢在您麵前妄自品評。小侄願洗耳恭聽您對小侄與諸葛亮的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