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南風酷烈(2)(2 / 3)

賈謐的前半生,可謂幸運之極,既然給賈充嗣後,理所當然便繼承了魯公的爵位,小小年紀,就曆任散騎常侍、後軍將軍。

不過,賈謐還是很有才學的,奶奶(外婆)廣城君郭槐死後,守喪未終,便被起用為秘書監,主修國史。之前,對大晉的起始時間,朝臣莫衷一是,荀勖馬屁精,說應該從曹魏正始(240~249)算起,著作郎王瓚沒那麼狠,延後了幾年,說宜從嘉平(249~264)算起。這時,賈謐建議,從司馬炎登基算起,大家都同意了。所以,晉朝曆史的斷代,也算是賈謐的功勞。

賈謐的方案有其合理之處,但它之所以被采納,更根本的原因在於,大家不敢反對。

因為賈謐的威勢實在太大了,上有賈充蔭著,中有賈南風罩著,下有一群黨羽捧著。像宮中的黃門侍郎們,賈謐一旦看誰不順眼,直接拿鎖鏈套上就下廷尉,而生活奢侈、器用逾製這些方麵,更不用說了。

賈謐有個粉絲團,號稱“二十四友”。這個團體的門檻相當高,光有錢有勢你還進不去呢,必須是有才華、有品位的名士。例舉幾個較著名的,石崇、潘嶽、陸機、陸雲、左思、歐陽建(據說是越王勾踐後人),等等。舅公郭彰因為關係親厚,與賈謐在朝中相互呼應,也在這二十四友當中。

“二十四友”中的石崇和潘嶽對賈謐尤其諂媚,達到了望塵而拜的地步。多說一句,潘嶽這個美男子相當沒節操。他的性格最終決定了他的命運。

一箭三雕

麵對醜陋的賈南風,宗室中較有膽識的司馬繇,產生了廢掉她的想法。可惜,這個想法在密謀階段就流產了。原因是宗室內部先起了爭端。

司馬氏一向比較高產,司馬懿這輩的老兄弟八個,司馬懿有九子,司馬昭有九子,司馬炎活下來的兒子也有九個,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孩子挺多,爹隻有一個,爭寵就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帝王之家,這寵後麵的利益大了去了,不能不爭。

司馬繇從小聰明好學,很得父母喜愛,他親哥東武公司馬澹很嫉妒,從小到大,一直憋著股勁兒地要給弟弟使絆子。現在父親司馬伷已經不在了,沒關係,獨攬大權的四叔司馬亮還在呢,可以向他打小報告。

司馬澹便跑到叔叔那裏說起了司馬繇的壞話,而且說到了點子上,“司馬繇誅賞自專,意欲奪權”。

這正戳到司馬亮的痛處,於是,一紙詔書下來,免了司馬繇的官。司馬繇覺得委屈,物不平則鳴,這一鳴,結果更慘了,又是廢爵,又是流放,被趕到東北的帶方郡,吃了好幾年朝鮮泡菜。

賈南風早就聽說了司馬繇的密謀,正在考慮如何應對,沒想到對方先鬧起了內訌,而更令她驚喜的是,司馬瑋最近老是跑來奉承,顯然是想加入自己的隊伍。

司馬瑋剛愎好殺,儼然一頭惡虎,賈南風見他主動示好,當然不會拒絕。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司馬瑋獻媚是有原因的。不久前,司馬亮和衛瓘經過商議,決定奪去司馬瑋的兵權,任命裴楷代替司馬瑋北軍中侯的職位。

裴楷,河東聞喜(山西聞喜縣)人,來自一個名士輩出的家族,時有“八裴”之說。前文提到過的裴秀、裴頠,都是老裴家的人。裴秀是裴楷的堂兄,裴頠即裴秀子。

說說裴秀和裴楷這哥倆吧。

裴秀,泰始四年位至司空,掌管全國戶籍、地圖、土地、田畝、賦稅等國家大計,三年後病死,終年四十八歲。他所以名垂青史,主要是在地圖測繪上取得空前的成就。

他曾繪製出中國最早的曆史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取代了先秦流傳下的不夠準確的《禹貢九州圖》,還總結出一整套繪圖原則——“製圖六體”,在西方測繪和製圖技術傳入中國之前,這套原則一直是傳統製圖理論的重要依據。

六體,即六項原則,分別是:一,分率,也就是比例尺;二,準望,即方位,用來確定位置關係;三,道裏,即裏程距離;四,高下,即地勢的高低;五,方邪,即角度;六,迂直,即彎曲度。

裴秀的《禹貢地域圖》是一部綜合地圖,覆蓋從古九州到西晉年間的州郡、縣邑及邊界,標注出古國和史上重大政治事件發生地,勾勒水路交通路線,還包括山脈、海洋、河流、平原、湖泊、沼澤等自然地理要素,集曆史、政區、地形於一身。

可惜啊,此圖集在隨後十六國和南北朝的戰亂中失傳,今天我們隻能從《晉書·裴秀傳》和唐朝類書《藝文類聚》的記載中想象這幅偉大的地圖了。

裴秀去世後,裴家的知名人士應首推裴楷了。

裴楷是個美男子,時稱“玉人”,其學術信仰是老莊和《易經》,他的主要特點是口才好,反應快。話說司馬炎剛登基時,曾用算籌占卜在位年限,結果一抽抽出個“一”來,難道我在位隻有一年?皇上當場臉就黑了。

這時,裴楷清清嗓子,以詩朗誦的語氣說出了一句話,立馬讓司馬炎高興了,他說:

“臣聞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貞者,正也)。”

牛,的確牛,不服不行。

鹹熙到泰始初年,他還曾經參加過製定國家法律的項目組,例律修成之後,向大家講解宣讀,贏得交口稱讚。

司馬炎在位時,裴楷十分瀟灑,到權貴家中玩兒,看到什麼珍寶,張口就要,這些個身外之物,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呢,是大家的,常常一轉身就拿去賑濟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