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南風酷烈(2)(3 / 3)

但這兩年,裴楷瀟灑不起來了,他的處境相當微妙,因為他和楊駿、司馬亮、衛瓘都是親家,夾在幾股勢力之間,十分難辦。

眼看鬥爭漩渦越滾越凶,裴楷躲避還來不及,怎麼會白白充當炮灰?因此,他不敢接替司馬瑋的職務,反而要求去當地方官,還好,衛瓘沒有勉強他。

不過,司馬瑋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司馬亮和衛瓘又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這頭老虎趕回原來的封地去。

接連遭到排擠的司馬瑋憤怒了,但司馬亮大權在握,不得不從。就在這個時候,他手下兩個智囊,長史公孫宏、舍人岐盛給他指了一條陽關大道——結歡賈南風。

岐盛這廝,是個狡猾反複的小人。他本是楊駿的親信,在楊駿身敗名裂前夕,先知先覺地脫離了楊駿的陣營,還反過來聲討楊太傅。

這件事引起了衛瓘的反感,一直琢磨著要辦岐盛,但後者顯然不是易與之輩,搶先動手了。

岐盛找到了賈南風手下的大紅人李肇,這位殿中中郎,因誅楊黨之功,此時已經升為積弩將軍。

兩人剛一見麵,岐盛就亮出了自己的來意,楚王司馬瑋特命我來向您揭發一個陰謀:太宰司馬亮、太保衛瓘,密計廢掉賈皇後!

李肇立即上報賈南風。霸王龍同誌一聽,頓時怒從心頭起:這兩個老頭子,怎得如此逼人太甚?特別是衛瓘,跟我有仇還是咋的,十幾年來不依不饒地搞破壞?

六月的一天夜裏,司馬瑋突然收到惠帝一張手寫密詔,交給他一項驚天動地的大任務。司馬瑋應立即宣布:司馬亮和衛瓘因欲專權把政,免職,收捕。淮南王司馬允、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聽宣後立刻率領軍隊,守衛諸宮門。

這詔書是寫在一張青紙上的,形製並不正規,司馬瑋心裏犯起了嘀咕,這麼大的事,最好還是再問問皇上。

送信的黃門郎見狀,趕緊說,這是機密文件,當然不能大張旗鼓地泄露出去,皇上的筆跡難道您不認得,猶豫誤事,趕快遵照執行吧。

司馬瑋一聽,言之有理,況且,這是報仇雪恨的大好機會,那就行動吧。

司馬瑋確實是個膽大包天的人,他除了勒令本部人馬,還進一步矯稱詔令,召集起京城三十六軍,給他們各自下達了任務,當夜值班的,加強戒嚴警備,其餘人等一律隨我前去討逆。

他還使出了當年衛瓘用過的那招,宣布此次行動隻誅元凶,司馬亮、衛瓘的下屬官吏,一概不論,請主動回避,否則,依法處置。具體任務分派是讓公孫宏和李肇帶兵圍困司馬亮,清河王司馬遐往收衛瓘。

司馬亮帳下督李龍聽到了這個消息,趕緊跑到王府通報,請司馬亮組織府兵防守。誰知司馬亮聽了,斥責李龍造謠,因為他心裏有底,詔書一般都經我和衛瓘過目,這深更半夜,哪來的什麼詔令?

不多時,隻聽外麵喧嘩起來,公孫宏和李肇已經趕到了,命士兵們攀上牆頭,朝府中大聲呼喊。司馬亮吃了一驚,這才相信此事並非謠傳。

但,這無疑是場誤會,司馬亮心想。

他來到外麵,問道:“我並無二心,怎會獲此大罪?”公孫宏道:“奉詔討逆而已,別的不要問我。”

司馬亮還在堅持:“既然有詔書,何不出示給我看看?”

這次,公孫宏什麼話也沒說,命令軍隊攻入。司馬亮趕忙跑回屋子,迎頭碰上長史劉準。劉準可不糊塗,今天這事,明顯有詐。

“府中尚有武裝力量,猶可拚死一戰。”劉準憤憤地建議。

還沒等司馬亮下定決心,那邊公孫宏和李肇的人就已經攻進來了,當場把他抓住,用繩子一捆,便丟到車旁坐著。

當時正值盛夏,夜間天氣依舊溽熱,司馬亮被捆著,憋憋屈屈地坐在地下,更是汗流浹背。

京城各軍當中,有不少人認得這位老王爺,看他如此狼狽,心裏也有些不落忍,有幾個監守士兵,便給他扇涼。這一善意舉動,把司馬亮更快地推進了鬼門關。

李肇還在旁邊看著呢,見此情景,立刻高聲叫道:“能斬亮者,賞布千匹。”這下軍中炸了鍋,在亂兵的眼中,坐在那的已經不是司馬亮了,而是一座布山,大家奮勇當先,人人扯布。

司馬亮咽氣的時候,耳鼻手足,凡是能割下來的“布”分,都被人搶去了。

當晚,司馬亮的世子司馬矩也遭殺害,隻有小兒子司馬羕等被保姆仆人背著,趁亂逃到了裴楷家。可問題是,裴楷他也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因為北軍中侯改任一事,司馬瑋對裴楷心存怨恨,這次,他辦公事,也沒忘捎帶著泄泄私憤。

於是,裴楷帶著小朋友們,又投奔到嶽父王渾家,一夜之間,連換了八次藏身之處,這才逃過一劫。

在公孫宏、李肇誅殺司馬亮的同時,清河王司馬遐也帶人來到了衛瓘的住處。衛瓘是個玩政治的老手了,他知道,今天的事明顯是矯詔,如果以暴抗暴,反而會給對方以亂中殺人的借口。

他處變不驚,整理了下衣冠,不慌不忙地走出門外,表示不會違抗詔令,這時,人群中突然閃出一個人影,幾步搶到衛瓘跟前,手起刀落,將其砍作兩段。

這人叫榮晦,曾是衛瓘的帳下督,因為犯了錯誤,被衛瓘嚴厲訓斥一番,開除了事,榮晦從此懷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