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男問這裏是什麼地方,人家告訴他,這是天上,並非人間。隨後就帶他洗了個香氛泡泡浴,換上一身漂亮衣服。
不多時,一個三十五六歲的婦人走了出來,青黑矮胖,眉毛後頭還有道疤,之後的事就不說了。這中年婦人將美少男留宿五六天,同食同寢,臨走還送了他不少好衣服。
這外貌描述,明明說得就是賈南風嘛,旁聽的賈家親戚訕訕一笑便告辭了。這樁盜竊案自然也就沒有追究下去。
有句話叫醜人多作怪,可謂賈南風的真實寫照。更可怕的是,賈南風作怪,從來不僅限於生活作風問題。很快,她盯上了太子司馬遹。
司馬遹已經二十出頭了,也許是深得外祖父的遺傳,他頗具商業頭腦,在東宮興辦農貿市場,並把西園開辟成生產基地,酒水、禽肉、糧食、蔬菜等等主副食品一應俱全,甚至還有染料供應(藍子)。太子沒事經常親自體驗市場買賣活動,不論什麼東西,過手一掂量,就能報出準確的斤兩來,整個兒一杆人肉公平秤。
除此之外,他還具有超前的融資信貸意識。當時太子每月固定工資五十萬錢,司馬遹以自己的太子名號作無形擔保,經常提前支取二個月的工資。“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信貸消費。
每月這麼大開銷,其實多數也不是花在司馬遹自己身上,現金流出主要有三個方向:1.寵姬蔣美人及其所生皇孫,相當於現代人給老婆買LV、Gucci,給兒子買進口玩具。2.司馬遹喜歡搞裝修,而且還迷信,要挑吉日,看風水。3.賞賜他手下得寵的服務人員。
太子還有一個毛病,不愛學習,不尊重老師。他一開始的老師團陣容相當豪華:何劭為太師,王戎為太傅,楊濟為太保,裴楷為少師,張華為少傅,和嶠為少保,由於司馬炎特別重視這個孫子,又特設六個專科輔導員,由衛瓘、司馬泰、楊濟、裴楷、張華、華暠擔任,這六個人沒事就應該陪在太子身邊,因地因時製宜,開展教育工作。
環境造就人,司馬遹從一個神童成長為如今這麼個荒唐漢,絕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責任。看看這幾位老師的為人吧。
何劭、和嶠之前都提到過,一個日食二萬錢猶雲無下箸處,一個有“錢癖”,聚斂無厭。裴楷生活同樣豪奢,這是他本傳裏說的。
衛瓘、張華,一個老狐狸,一個沒主見,楊濟就更不用提了。司馬泰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的兒子,按輩分,算是太子的曾叔祖了,這人也是個見風駛舵的老滑頭,楚王司馬瑋被收捕時,司馬泰本打算出兵相救,被他門下的祭酒丁綏勸止,說不宜輕舉妄動。果然,聽人勸,吃飽飯,司馬瑋死後,司馬泰得封高密王,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元康九年,壽終正寢,追贈太傅。
我們重點來說說王戎,因為他是當時高官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竹林七賢中最年輕的一個。王戎,琅玡臨沂人,他老爹也叫王渾,但並不是那個平吳的王渾,而是涼州刺史,看來當時重名的人不少。
據說王戎眼睛非常厲害,能直視太陽,裴楷給的評語是“戎眼燦燦,如岩下電”,整個一火眼金睛。他六七歲時,去宣武場看鬥獸節目,籠子裏的老虎吼聲震天,大家都嚇得四處奔逃,小王戎卻神色自若,一動不動,這個鶴立雞群的舉止,當場引起了魏明帝的注意。
小時候,我二姨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說是古代有一群小朋友,發現路邊有棵果實累累的李子樹,小朋友們都跑過去摘,隻有一個小朋友不為所動,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這些李子肯定是苦的,樹就在路邊,人來人往,要是甜的,還能剩下麼?”事實證明,他確實說對了。
後來我才發現,當年故事中的小朋友竟然就是王戎!可見其名氣多大,流傳多廣,連如今的家庭婦女都知其一二。
王戎年僅十五歲的時候,就得到阮籍的賞識。阮籍當時已經是個三十九歲的大名人了。可二人坐而論道,王戎能把阮籍都說得心馳神蕩,歎服不已。
說起竹林七賢,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是瀟灑不羈。這一點,王戎確實做到了,居喪時飲酒吃肉,毫不避諱,更厲害的是,他把“無為”作為日常工作的指導思想,整天什麼政務也不處理,統統推給同事或下屬,自己一高興,就跑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