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一個都不忠義(1)(1 / 3)

恐龍滅絕記

京城左右衛營中,有三個軍官,曾得到司馬遹的厚待,他們分別是右衛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和殿中中郎士猗。

這三人定下了一個驚天大計——廢掉賈南風,迎複太子。

可三人熱勁兒一過,突然發現這事難度相當大。他們能借用什麼力量呢?張華、裴頠貪圖富貴苟安,頂多實在不行了的時候,說幾句不鹹不淡的冠冕話。其餘一幹勢力小人,更不足為道。

思來想去,三人把目標鎖定為趙王司馬倫,現在除了宗室親王,確實沒人能與賈南風抗衡了,而且司馬倫一向愚蠢貪婪,膽大妄為,天生一個被人當槍使的貨色,他現任右軍將軍,手裏有兵,正好借他一用。

於是,司馬雅找到司馬倫手下的紅人孫秀,提出請趙王出馬,消滅凶惡的賈南風。事情出乎意料地順利,盡管孫秀當時也在皇後中宮任職,他卻滿口答應了下來。司馬雅自以為得計,便告辭了,他沒有想到的是,盡管趙王是一杆傻槍,但使槍的並不是他司馬雅,而是麵前這位不起眼的孫秀同誌。司馬雅更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行動,前腳送走了煞星,後腳又迎來了瘟神。

孫秀沒有食言,當即把這事告訴了司馬倫,後者當然沒什麼異議,悄悄通知通事令史(也就是中書侍郎)張林和省事(尚書台吏職)張衡等人,請他們作宮中接應。

萬事俱備,動手吧?且慢,孫秀同誌還有話說。

請問,這次行動的最終受益人是誰?是您趙王麼?非也。太子又聰明又個性,就是因為太愛耍個性,才出了事,他可不是個甘於受製的主。您一向是皇後的親信,全國人民都知道,您覺得您把太子撈出來,他就會感激您?到時候他說您是迫於輿論壓力才出手相助的,再責問當初被廢的時候,您幹什麼去了?您打算怎麼回答?

司馬倫一聽分析,當時就愣了,奶奶的,我怎麼沒想到?

孫秀接著說,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我勸您還是別一頭撲進去。據我觀察分析,皇後肯定不會留活口,咱們不妨將計就計,再等些日子,等皇後哢嚓了太子,你再高舉為太子報仇的義旗,廢掉賈後。

為了堅定賈南風的意誌,加快她的行動速度,孫秀開始四處散布謠言,說殿中軍官們準備廢掉皇後,迎回太子。

風言風語傳到賈南風耳朵裏,這位奇女子也不禁有點害怕,殿中人這麼多,看誰都有點不懷好意,總不能一股腦兒都給弄死。

為了查明真相,她派幾個宮女到民間微服私訪,探聽民間輿論風向。宮女們帶回來的情報是,這事確實在洛陽人民中口耳相傳。

這個調查反饋結果,把賈南風嚇壞了。

無欲則剛,無私則勇,所以說,人真的不能幹太多虧心事。

賈南風當然沒這麼高覺悟,在司馬倫和孫秀的催促和慫恿下,她邁出了殘害司馬遹的最後一步,也順便把她自己送進了鬼門關。

這天,黃門宦官孫慮來到了許昌,任務是毒死司馬遹。這個任務很有難度,因為太子現在特別惜命,每頓飯都堅持自己下廚,從燒煮到入口,無隙可乘。本著隻要結果,不重過程的靈活工作精神,孫慮和擔任獄長的劉振商量了一下,把司馬遹關到小偏院中,切斷食品供應,打算把這家夥活活餓死。

盡管做過不少荒唐事,司馬遹確實是一個優待下屬的好上司,頗有乃祖之風。哪怕已經廢為庶人,他還是在短短兩三個月內,贏得了許昌宮人的心。看到太子挨餓,大家經常偷偷跑過去,從牆頭上給他送飯。

過了幾天,孫慮跑到小院去收屍,到那一看,好家夥,還沒餓死!這下他可急了,賈皇後還等著我回去複命呢,你怎麼還不死?於是,孫慮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出幾丸藥讓太子服用。太子當然不肯吃,傻子也知道,這肯定不是什麼十全大補丸。

你推我擋之際,孫慮眼中露出了凶光。他舉起藥杵,狠狠往司馬遹頭上砸去,一下,兩下,三下,直到後者頭破血流,倒斃氣絕。

太子慘死,有關部門對葬禮的建議是,請以庶人禮葬之。

“有司”這個非限定代詞,好像一頂大傘,掩蓋了曆史上為虎作倀、隨波逐流的沉默大多數。有司啊有司,多少罪惡假汝之名?

可能是怕激起民憤,賈南風駁回“有司”的建議,太子的葬禮還是用廣陵王的規格來吧。

惠帝唯一的兒子,就這麼死於悍婦和小人之手。而按照孫秀的計劃,賈南風也給自己挖好了墳墓,現在,是把這婆娘請進坑裏的時候了。

永康元年四月初一,司馬倫在孫秀的幫助下,組建了一支恐龍討伐隊。這支隊伍簡單可以分為內應和外力兩部分。

外力,主要是右衛栨飛督閭和、齊王司馬冏,梁王司馬肜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也表示支持。

內應,除了已經打好招呼的張林、張衡,又加上了一個駱休,此人是華林令——宮內華林園的園長。

大家約定,後天三更二點的時候,以鼓聲為號,開始各自行動。

這天很快就到了,在等待夜深人靜的那一刻到來時,孫秀突然想起了張華,雖然張華對孫秀非常不仁義,但如果能把他收編過來,不但今夜的事情更有保障,今後的工作也大可用得著他。

孫秀當即讓司馬雅給張華帶話,邀請他參加為民除害、匡扶朝廷的活動。而張華又一次拒絕了。

司馬雅很生氣,把一句話扔到張華臉上,“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你還玩什麼神秘?”孫秀聽到司馬雅的彙報,更生氣,我不念舊惡,請你共建奇功,你居然給臉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