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一個都不忠義(3)(3 / 3)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這群人進了宮,直奔中書省而去,那裏正是孫秀主管的部門。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孫秀、許超、士猗等人當場被殺。

殺掉孫秀之後,王輿帶兵屯守雲龍門,朝廷官員中的天龍八部,再次被召集了起來。這一次,他們是衝著皇帝司馬倫來的。

在大家的嚴厲監督下,司馬倫下了最後一道詔書,主要精神有三:誅孫秀有理,迎還太上皇司馬衷,他自己則回家種田。

從正月初九到四月初七,托當年閏三月的福,司馬倫當了約一百二十天的皇帝。之後,他連同幾個兒子被送進洛陽的人氣景點——金墉城。

惠帝回家兩天後,也就是四月初九那天,梁王司馬肜提出一個建議:趙王司馬倫父子凶逆篡位,應該全部正法。

這個建議很快就被執行了,司馬倫親嚐美味金屑酒,四子悉數被殺。他任用的那幫狗尾續貂的官員也紛紛下崗,最風光的那些,如張衡、閭和等人,連腦袋也下了崗。

排排坐,分蛋糕

司馬倫被幹掉之後,參與誅逆的幾個藩王,均火速趕往洛陽,重新瓜分利益。四月十三,司馬穎到了洛陽,十五日,司馬顒也到了。作為首倡者的司馬冏,卻遲遲不見人影。

不是他不急著分蛋糕,他想來來不了,還在陽翟附近被張泓那幾千人死死堵著呢。司馬穎等得實在是無奈了,於是派手下趙驤、石超帶人去陽翟助戰。

六月初二,司馬冏終於率領大軍進了京城,據說他帶來了幾十萬人(甲士數十萬),震驚了整個洛陽。

當我在史書上讀到這一句時,我也震驚了!幾十萬人啊,隻要一擁而上,光用腳踩也把張泓那七千多人給踩死了吧。司馬冏同誌,你這是何等的作戰指揮水平,令人無從想象。

人終於到齊了,切蛋糕!

分到蛋糕的主要是下麵幾個人:

齊王司馬冏,封大司馬,加九錫。

成都王司馬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錄尚書事,同樣加九錫。

河間王司馬顒,任侍中、太尉,加三錫(弓矢,斧鉞,圭瓚)。

新野公司馬歆,由公爵晉升為王,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南大將軍。

還有幾個人算是吃到點蛋糕渣:

常山王司馬乂,太康十年始封長沙王,因為他是之前楚王司馬瑋的同母弟,遭到連累,貶為常山王,現在恢複長沙封號,拜驃騎將軍,開府。

東安王司馬繇結束了吃泡菜的日子,被召回京師,出任尚書左仆射。司馬繇一回來,就急切地推舉東平王司馬楙都督徐州,鎮下邳。

廣陵公司馬漼,晉升為廣陵王,兼尚書、侍中。

有吃蛋糕的,必然就有挨板子的,第一個就是義陽王司馬威。

惠帝回到宮中,登上帝座,主動開了金口:“阿皮可恨,奪我璽綬,把我手指頭都掰斷了,不可不殺!”阿皮是司馬威的小名。

惠帝基本上是個無欲無求的人,難得提個要求,自然得到了滿足。

受處分的,還有司馬冏的哥哥司馬蕤、司馬繇的哥哥司馬澹。

司馬蕤是庶出的,這家夥仗著年紀大,小時候經常借酒裝瘋欺負弟弟。司馬冏起兵時,司馬蕤人在洛陽,立刻被司馬倫給抓了起來。等到惠帝返正,司馬蕤親自去郊外迎接司馬冏,結果老弟沒有下馬,僅僅朝他點頭示意而已。

司馬蕤怨尤了,你連累得人家差點丟了性命,見了麵連句熱乎話都沒有,什麼意思?

沒辦法,現在弟弟權勢正盛,要想升官發財,還得靠他。但很快,司馬蕤就失望了,司馬冏對他似乎並沒有特殊照顧的意思,幹脆利落地拒絕了他開府的請求,理由很官方:吳王司馬晏是先帝的親兒子,人家還沒有開府,哥哥你稍安勿躁。

這一等等了很久,直到司馬蕤的失望轉變成絕望,絕望又導致報複的念頭。他很快找到了一個知音:左衛將軍王輿。此人同樣心懷不滿,因為孫秀等人是王輿直接打倒的,惠帝也是王輿給接回來的。但他等了很久,司馬冏提拔封賞的名單裏始終沒有他。

兩個憤憤不平的失意者走到了一起,密謀廢掉司馬冏。可事情還沒開始就敗露了,結果是王輿當時就被誅了三族,而司馬蕤廢為庶人,被送到上庸,當地官員按照司馬冏的授意,不久即將其秘密殺害。

另一個倒黴蛋東武公司馬澹情況就更簡單了,司馬繇回來了,他自然要走,以不孝的罪名流放遼東。

司馬倫的舊黨裏頭,有兩個人比較幸運,沒有遭到株連。他們是趙王世子司馬荂的大舅子小舅子,劉輿和劉琨。這兩個人曾經身為賈謐“二十四友”中人,連同其父光祿大夫劉蕃,父子三人皆有才名。司馬冏特地放過了這三個人,分別讓劉輿、劉琨進入中書省和尚書台工作。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鏟除司馬倫黨羽親信之後,各個政府部門都出現了人去樓空的景象,總要留幾個辦事的人嘛。王戎、王衍也重新得到了起用,分別任尚書令和河南尹。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這蛋糕分得有些不公平。論起這次的功勞,應當首推司馬穎。司馬顒、司馬歆這兩位,其實隻是拉拉隊員,真刀真槍幹起來的,隻有司馬冏和司馬穎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