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病有一絕活,叫氣色診斷。不用搭脈,不用儀器檢查,一看你氣色便知大致的健康情況,這屬於中醫四診“望聞問切”裏頭的望診。這麼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一到人多的地方,我就愛觀察每個人的麵部氣色以積累經驗。

這不,一天在商場購物時,我看中了一款錢夾,去詢問價錢。售貨員愛搭不理的,

回答得有氣無力。我抬頭一看,隻見眼前這個人瘦巴巴的,沒有一點精神,臉色也像一塊洗舊了的布一樣,暗黃沒有光澤。

學中醫就是好,能理解人。這個人懶得搭理你,有時未必是成心的,可能跟身體有關。像她這種氣色一看就是脾虛、氣虧。我探尋似的問了一句:“看您氣色不大好,不舒服吧?”

她說:“是呀,特累,幹什麼都沒勁兒,去檢查也沒查出什麼毛病來。”

我看她有回應,就接著說:“您這種氣色反映您脾虛了。中醫講思慮傷脾,您最近是不是想的事太多了。”

她馬上抬起了頭說:“你是中醫?”

我笑著說:“略懂一點。”

這一下,她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可不就是思慮太重嘛,每天操不完的心。我不但要操持家務,還要工作,家裏麵的老人都有病,孩子又正上學,老公工作也忙,裏裏外外都是我一人忙活,又累身又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