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蟻族”大事記 (2)(3 / 3)

1月11日,《ChinaDaily》評選出“Top10‘tribes’in2009”(2009年十大族群),“蟻族”與“麥兜族”、“低碳族”等榜上有名,入選理由這樣寫道:

……

他們是“螞蟻”,根據北京大學博士後廉思創造的“蟻族”一詞以及由他主編的同名圖書而來。事實上,他們同“螞蟻”有很多共同點:住在狹小的“聚居村”,聰明、勤奮、默默無聞而又生存艱難地活著。

僅在北京,他們的人數就超過10萬。

1月12日,在“2009鳳凰·百度時事沸點事件”評選中,“蟻族現象”以在百度搜索20008252次的搜索量,當選“影響時代社會類”事件。

1月16日,在2009中國圖書勢力榜評選中,經過近30萬網友投票、專家評委認證以及市場表現三方麵因素綜合評價,《蟻族》一書獲得非文學類十大好書。

1月20日,國內知名月刊《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十大流行語”,“蟻族”一詞以高票當選。

1月23日,《蟻族》一書被國內30餘家媒體評為“2009華語傳媒年度圖書”。致敬辭這樣寫道:

大時代的小人物,大城市的邊緣人,高學曆的漂泊者,在底層的追夢人……2009年,廉思和他的團隊用一本書為一個人們此前不曾注意到的群體命名,更把該群體驚心動魄的生存狀況暴露在世人麵前。

……

1月24日,香港《文彙報》發表整版文章《北京5萬“蟻族”鄉郊追夢》,將“蟻族”艱難的生活現狀展現了出來,此文後來被新加坡《聯合早報》全文轉載。

1月24日,《東方早報·書評版》發表署名李繼宏的文章《荒唐的“蟻族”調查》。文章認為,《蟻族》是一位缺乏生活常識和專業知識的博士後所主導的一項數據和結論自相矛盾的調查的報告。

1月25日,《京華時報》以《蟻族:從學術調查到年度熱詞》為題,用兩個整版詳細報道了“蟻族”一詞產生的過程和課題組兩年來的研究經曆。

1月,各地“兩會”召開,“蟻族”現象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重點關注。現列舉幾例:

1月12日,在武漢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馬新強提議,應由政府出資興建麵向在武漢工作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廉租房,以改變每年紮根武漢創業的應屆畢業生不足六成的局麵。

1月24日,在陝西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賀向東提議,減緩擴招步子,提供廉租公寓,防止“蟻族”變成“魔獸”。

1月25日,在北京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沈夢培親自將他與高揚、吳守倫代表拍攝的唐家嶺實景照片遞給郭金龍市長,為兩會的建議提供第一手的調查資料。同時,海澱區區長林撫生則表示,唐家嶺將建共有產權的“公租房”徹底解決“蟻族”大學生的居住問題。市政協委員劉子華建議,由政府出資規劃大學畢業生廉租房聚居區,建青年創業公寓,解決“蟻族”問題;市政協委員鄭利紡提議,希望在一些商務工作區域的周邊,建立起一些創業人的居住區,安排人進行管理,消除“蟻族”的生存隱患。

……

2月,《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發表馮丹等撰寫的文章《“蟻族”青年網絡行為的特點及成因》,文章認為,“蟻族”網絡使用存在以下特點:使用率較高、偏好信息使用、參與度較高、卷入度較低,存在著消極的輿論表達傾向以及易激發群體性事件的潛在因素。此外,該群體在網絡使用中存在“用而不信”及“用而不沉迷”的現狀,這些均可能對該群體的社會化產生重要影響。

2月8日,《南都周刊》2010年第6期發表圖片文章《無處安放的青春——北京“蟻族”紀事》,文章描述了幾位“京蟻”在唐家嶺的生活,文章最後寫道:“唐家嶺的彩票銷售站不乏年輕的麵孔,部分‘蟻族’努力奮鬥的同時也希望有捷徑可走,但對他們來說,好運氣和‘好爸爸’一樣,從來沒有出現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