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家庭教育隻追求和諧不追求完全一致(1 / 1)

在家庭教育中,完全一致是不太可能的。麵對孩子想吃糖果,想在外麵多玩一會兒,想買玩具,不想寫作業時,我們自己都會矛盾很久,不知是否應該遷就孩子一次,有時被孩子磨煩了,就答應他了,有時自己心情實在不好,就態度過硬一些。所以,所有家庭成員在教育孩子上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家庭教育能和諧也很不容易實現。因為每個人的個性、習慣、思維都不同,各自都堅持自己的想法,否則就會感到委屈憋悶,而且,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正確,一定要據理力爭,否則怕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在家庭中,每個人都是為孩子好的,也都是愛這個家的,但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有局限,至少,我們要承認自己有局限。同時,每個人都可以努力的是:不斷地開放自己,打開自己的視野,試圖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再謙卑一些,再虔誠一些,不斷向上包容似的思考;出現問題時,不要留下沮喪和責怪,不作有偏見的判斷;時刻監督著自己,而不是在內心不斷產生妄想,不斷指責別人,不斷複習煩惱。

如果一定要教孩子學規矩,遵守規矩,不能由媽媽或爸爸一個人製定並一個人監督孩子執行,要經常把自己為孩子定的規矩公之於眾,不要自己悶著不說,看孩子違反自己製定的規矩時自己在心裏生悶氣。執行規矩時原則上要遵守,但可以視孩子的年齡稍微靈活些,灑脫放下一些,幽默一些。當父母誠懇又輕快地讓孩子執行規矩時,孩子也能很容易接受,其他的家庭成員在一旁無意中聽了也不會心裏拉緊,不會被推到對立麵,從而想保護孩子,與你作戰。

要想家庭教育和諧,最重要的恐怕還是成年人之間彼此的情感和諧。漸漸地,當家庭成員之間彼此都消除隔閡,彼此都非常容易為對方著想,而不是隻是考慮自己時,家庭就會變得和諧,而家庭教育也會和諧。

經常試著為別人著想,替別人找理由,所有的人都會與你和諧共振。

最後,一旦家庭教育不和諧音符出現時,一定要保證心地純潔清淨,不作任何不良觀想,要向好的方麵看,同時要感到喜悅,積極而鎮定地尋求最和諧最融合的解決出路。一定不能勃然大怒或自卑哀傷發愁,一定不要被消極不良的情緒控製住。不良的情緒越是不斷累加,人的頭腦就越不容易清醒,越容易指揮自己的行為出昏招、說昏話。

要想整個家庭和諧幸福,父母的心靈要時刻注意一點點地去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