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父母對孩子的暗示與影響(1 / 1)

對於女兒這麼爭強好勝、排斥他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又如此脆弱,黃晶一直很擔心,也很難理解。有人曾經提議,讓她不斷鼓勵讚美女兒,她做了,不但沒有好轉,女兒反倒更得意揚揚並且表現欲望更強烈了。再後來,又有人建議她別對女兒要求太高,可黃晶發現,女兒對自己本身就要求很高,即使爸爸媽媽什麼要求也不提,女兒都會自己主動確定與他人相比較的目標,不管是滑滾軸溜冰,還是拉小提琴,還有各科學習成績、手工製作成果,女兒都會與別人相比較。

說到女兒的爭強好勝,黃晶回憶起自己的學業遺憾。她說自己腦瓜一直挺夠用,學習成績也還不差,但運氣不好,高考之前情緒波動特別大,而且陷入情感的糾葛中,她喜歡的一個男孩子喜歡另外一個女孩子,結果,人家兩個人都考上了大學,談上了戀愛,隻有她沒有考上。為此,黃晶一直都耿耿於懷,心裏又責怪同班的那兩個同學,同時,又恨自己為什麼關鍵的時候不爭氣。

雖然後來她又考了成人高考的大專,有了一份工作,但她始終對自己的學曆和工作不太滿意。有了女兒後,從孩子一兩歲起,黃晶就開始給女兒教授各方麵的知識,鍛煉各方麵的能力。能想象得到,黃晶帶著自己對生活和學業的遺憾,舉手投足,從眼神到語氣,有許多期待女兒為她彌補遺憾、為媽媽爭氣的氣息都傳遞到了女兒身上,而與她息息相通的女兒怎麼可能不爭強好勝呢?

說起女兒愛嫉妒,談話漸漸深入後,黃晶很不好意思地道出,在她們一家三口之間,這種酸酸的感覺總會時常泛起,很微妙,捕捉不到,即使誰意識到了誰都不願挑明,但那種嫉妒的感覺的確存在。比如,如果她和愛人坐在客廳的長沙發上聊天,女兒就會很敏感地插進來坐,一臉不高興的樣子說:“你們在說什麼呢?那麼小的聲我都聽不見。”如果愛人和女兒一起開開心心地看電視,女兒坐在爸爸身上跟爸爸又摟抱又說笑的,黃晶也會感覺到一些很不舒服的醋意,她說不好那是什麼原因,或許是嫉妒女兒,或許是嫉妒丈夫。總之,曾經對她百般愛戀的丈夫把這種愛意分給了女兒那麼多,多少令她有些失落,而自己從小就悉心照料費盡心血去培養教育的女兒跟爸爸能這麼親熱,黃晶也覺得心裏不太平衡。而丈夫呢?特別喜歡問女兒:“你最愛我還是最愛媽媽?”每次女兒都回答是媽媽,黃晶心裏很欣慰很滿足,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再看丈夫的臉色,不愉快的神色已經浮現。

另外,從剛一生下女兒開始,黃晶就特別注重和女兒的身體接觸。無論是嬰兒時期的撫觸還是幼兒時期每天的擁抱親吻功課,不斷地說“我愛你”,黃晶都做得很用心盡力。隻要女兒在家,她們娘倆過一小會兒就會去尋找對方抱一下親一下表達一下相互愛對方的情感,然後再去各自做事。這種過於依賴身體的溫暖和觸覺的做法也容易過度激發孩子對母親身體的占有欲。身體的接觸和口頭語言對於表達愛而言,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是必要的,但如果過度地依賴那些口頭上愛的承諾,身體的擁抱、親吻,很容易使親子雙方一直停留在表麵化的愛的表達中。愛本身是很深沉的,更多的是一種沉默的堅守。當然,這要很多年以後孩子才會懂得,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會貪戀皮膚觸摸的感覺,越是有形的東西孩子就越會產生獨占心理,因為有形的東西是有限的,這樣會影響孩子對於情感的理解、對於精神獨立的理解,以後,也會影響友誼、愛情、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