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徐暢心裏感到不平衡的是,自己對女兒生活上關心得不少,學習上管得更多一些,可是,女兒反倒在爸爸和奶奶麵前很放鬆,天性也很歡快,很少給他們找麻煩。徐暢認為丈夫更習慣於謙讓女兒,習慣於把對孩子的不滿隱忍於心,對待孩子心腸特別軟,特別遷就孩子。徐暢認為,這樣沒有原則地縱容孩子,會把孩子慣得更不好管教。可無論如何,爸爸、奶奶和孩子之間是很融洽的,他們之間即使有一點小衝突也會很快就過去,矛盾不會升級,這是為什麼呢?不管什麼時候,爸爸、奶奶和孩子之間,他們的心是一體的。
難道媽媽和女兒之間的心就不是一體的嗎?
麵對徐暢,女兒的防禦、進攻和愛生氣的個性顯現無遺,是女兒自身的問題嗎?
是不是媽媽的個性為女兒豎立起一麵鏡子,女兒隻要照到這麵鏡子,就受到了暗示與感染,從而表現出來徐暢“期待”的個性?
是不是徐暢平時對女兒太過挑剔太過進攻太難以對女兒滿意了?
是心胸更狹隘的人能隨處發現別人的優點,還是更開闊的人能發現別人的優點?
徐暢應不應該心胸更寬廣一些發現女兒的長處,而不是隨時隨地地去“挑揀”出女兒的缺點並橫加指責?
徐暢是不是要在內心發現更多的母愛如春的溫暖,從內心滲透出來,蔓延開來,去滋養和感染孩子?
以下的句子父母們可以反複閱讀和揣摩:
有一顆美麗的心,才有美麗的一生。
你看對方是什麼,對方就是什麼。
有慈性才能有磁性。
有愛的地方就有溫暖,傳遞愛就是傳遞溫暖。
每個生命都是上天最珍貴的賞賜,都值得珍惜。
愛能生出愛,隻有恨,才會生出恨。
聽話的才會碰到聽話的,你的心要柔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