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全完啦(3 / 3)

  張安世直接道:“別繞彎子。”

  胡廣便帶著感慨的口吻道:“太子殿下太仁善了,居然連責備都沒有,哎……老夫若有這樣的姐夫……”

  張安世眼眸微微一張,立即打斷他道:“胡公,你想的倒美。”

  胡廣頓時尷尬一笑道:“咳咳……咳咳……言笑了,言笑了,殿下勿怪。”

  張安世這才道:“你方才到底想說什麼來著?”

  胡廣這才板正態度道:“殿下,聽聞倭國和朝鮮國,也要開始新政了。”

  張安世微笑道:“新政好,推行新政,有什麼不好?”

  “這個……這個……”胡廣皺著眉頭,猶猶豫豫地道:“殿下啊……別人都說胡某人婦人之仁,沒想到殿下……居然才是心善的。”

  張安世無奈地看著他道:“胡公,求求你,別繞彎子了。”

  胡廣直直地看著他道:“老夫不繞彎子,隻恐殿下承受不住,小心眼……”

  張安世收斂了笑意道:“什麼意思?說本王睚眥必報?”

  “沒,沒有這個意思。”胡廣道:“老夫的意思是,此番朝鮮國和倭國開始新政,這隻怕……對我大明而言,未必是好事?”

  “為何?”

  胡廣道:“朝鮮國與倭國,一旦新政,必定一日千裏。到時……想要約束,隻怕不易。尤其是倭人,雖說朝廷視他們為不征之國,可殿下有所不知,早在數十年前,倭寇肆虐,侵襲東南,不知多少軍民百姓,被倭寇肆意殺戮,沿岸的不少村落,幾乎人人披麻,家家戴孝,因而……在江浙、山東一帶,人人對其恨之入骨,可此時,殿下非但如此善待他們,還舉薦不少賢才,襄助他們推行新政,這……可對殿下您的名聲……”

  張安世道:“原來胡公說的是這個,你早說嘛,一句話的事,非要囉嗦一大堆。胡公若是去茶肆裏給人說書,隻怕要被看客們打出X來。”

  胡廣一愣,仿佛一下子受到了奇恥大辱,雙目一瞪,忍不住道:“殿下怎好出如此惡言,老夫也是好意提醒你。”

  張安世露出笑意道:“他們成與不成,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怎麼搞得好像我成了千秋罪人一樣。”

  胡廣皺眉道:“這賢才,總是殿下舉薦的,這麼多的賢才,可都是我大明的寶貝啊……”

  “好了,好了。”張安世道:“胡公,咱們還是喝茶,談一談風月吧。”

  胡廣道:“風月?老夫年歲大了,現如今小解都費盡,還有什麼風月可言?殿下,老夫也奉勸你一句,年輕人這個時候,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如若不然,到了老夫這個年紀的時候,哎……”

  張安世:“……”

  眼看越說越遠,這話題便不了了之。

  轉眼到了歲末。

  此事似乎早已被人淡忘了。

  可慢慢的,卻又開始有了一些消息。

  有一些往返於倭國和朝鮮國的海商,終於帶回來了自倭國和朝鮮國的消息。

  此二國,果然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新政。

  據說是氣象為之一新,已有不少海商開始趨之若鶩,都說去了倭國和朝鮮國,便能大發其財。

  這消息一出,連商報也開始瘋狂的刊載。

  一時之間,原先海外的明星,從爪哇,竟隨之轉到了朝鮮國和倭國上頭。

  幾乎所有自倭國來的海商,無一不對倭國讚不絕口。

  此事,倒是在江浙一帶引發了一些小亂子,商報吹噓朝鮮國和倭國新政,卻不知如何,引發了一些反彈,竟有寧波的百姓,將一處報亭給砸了。

  連夜有電報傳來京城,朝廷責令嚴查,最終方才知道,原來倭寇肆虐時,寧波受害最深,不知多少人妻離子散。

  雖說已過去了數十年,整整兩三代人,可這些記憶,卻終究還是有的,於是一群壯丁,義憤之下,一時尋不到正主,也沒辦法跑來京城裏打商報的編撰和編修,索性拿報亭撒氣。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朝廷也隻好捏鼻子認了,壓下了此事。

  而開春過後,更是海貿繁忙的時節,那往來與倭國與朝鮮國的海船,更是蜂擁而去。

  自兩國的海貿統計,節節攀高,海政部甚至折算,貿易量,和去歲同月相比,居然增長了四倍有餘。

  由此可見,這兩國的新政如火如荼到了何等的地步。

  這也導致,鄭晨等人的書,竟又重新在京城暢銷。

  直到歲中,進入了夏日,卻在此時,鬆江口岸,一艘殘破的艦船,晃晃悠悠,抵達了華亭港。

  緊接著,竟有一個穿著倭人裝束的人匆匆下船,此人雙目無神,麵帶憂慮之色,宛如驚弓之鳥,小心翼翼地左右張望和顧盼。

  似乎有人察覺到了此人的異樣。

  口岸的一個巡捕,健步上前,大喝道:“爾何人……”

  說時慢那時快,這人居然突的啪嗒一下跪下了,而後以手捂麵,痛苦不堪地道:“完啦,完啦,全完啦……”

  他雖是倭人裝束,可竟是一口帶著江西鄉音的官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