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驚天消息(1 / 3)

第592章 驚天消息

  那巡捕一聽,大吃一驚,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這蓬頭垢麵之人。

  不過這等事,巡捕倒也見識過,隨著大量的海船出海,經常會有海船傾覆的情況發生,這幸運者被人救起,回到了陸地之後,也是這般的瘋瘋癲癲。

  “哪一艘船完了?是否還有救援的可能?”

  這人搖頭,發出好像無意識的笑:“罷罷罷,我……我進京……我要進京師。”

  說罷,他搖搖晃晃的,徑直跑開。

  巡捕想要攔住,可細細一想,此人可能隻是一個瘋子,也不必去和他計較。

  當即,也隻是搖搖頭,便轉身離開。

  而那人跌跌撞撞的,卻好似是中了夢魘一般,依舊口裏喃喃念著什麼,瘋瘋癲癲的去了。

  …………

  文淵閣裏。

  張安世這些時日,倒是無所事事,所以每日偷偷溜去書齋裏躲懶。

  坐在厚實的沙發上,抱著茶盞,這一坐,就是老半天,真的不要太舒服了。

  這樣的好日子,可不多見。

  這一方麵,自是張安世偷懶的性子起了,而另一方麵,則是近來新政的推進,似乎還算是順利,確實沒有什麼好煩惱的。

  不過這幾日,胡廣等人,倒是夠煩的。

  每次在書齋裏喝茶的時候,大家都會看報。

  除了邸報之外,便是商報了。

  最初胡廣開始看商報的時候,其他諸公竟還嘲笑,可現如今,連他們都被感染了。

  畢竟,他們也慢慢開始回過味來,這天下的事,越來越和工商有關,無論是朝廷修築工程,還是每年工商所帶來的巨額賦稅,任何一個大學士,若是忽視工商的影響,而真妄圖靠腦補來治天下,都要遭殃。

  眾人看著商報,其中一處副版,卻又是關於倭國的情況。

  已經有大商行放出消息,今歲大明與倭國的貿易,隻怕還要創下新高。

  盤踞於倭國的漢商,已不下百家,各種買賣,可謂是如火如荼,且聽聞利潤頗豐。

  最先看到消息的,乃是金幼孜,金幼孜看過之後,忍不住沉眉,而後瞥了張安世一眼,隨即就好像沒見著一般。

  倒是這時,胡廣高聲念道:“今歲倭國增長喜人,其海貿增長顯著,新政推行,一日千裏,實可畏也……”

  他這麼一念,便教其他人裝傻裝不下去了。

  張安世也放下報紙,道:“胡公,近來對倭人的消息,怎麼這樣的熱衷?”

  胡廣道:“倭人,雖非我大明心腹之患,卻也是狼子野心,這東南沿岸的軍民百姓,現在還惦記著當初倭寇肆虐之仇也。所謂十世之仇,猶可報也……大明視倭人為不征之國,這是因為海路艱難,征伐起來,不免勞民傷財,因而……朝廷才奉行以和為貴,不願輕啟戰端。”

  “可這並不表示,要滋養扶桑,使其開海貿!創新政,也使其因此脫胎換骨,猶如我大明一般,有今日之繁盛。現在不但扶桑開了新政,又得了許多賢才,更吸引了無數的商賈,長久下去,豈不教東南沿岸軍民百姓,無不切齒含恨?宋王殿下,錯了就是錯了,錯了要先知錯,知錯才能改正,當初的時候,殿下這樣幹,就引發了不少的非議,可殿下卻非要一意孤行,如今怎麼說?”

  頓了頓,胡廣語重深長地接著道:“胡某人,對殿下沒有私恨,不過是就事言事而已,現今這個局麵,怎不教人憂心呢?殿下,想一想辦法吧,老夫思慮再三,不如……針對倭人進行海禁,如何?”

  眾人都默默地看向張安世,不露聲色。

  張安世挑眉道:“海禁?憑海禁可不成,這世上,隻要還有利潤,海商出了海,怎會對朝廷的禁令奉若圭臬?這是禁不住的。”

  胡廣激動起來,提高了聲音道:“那也要拿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你瞧瞧這商報怎麼說的,這些商賈……又怎麼說的?”

  張安世卻是不以為然地微笑道:“商人的話,也不能盡信。”

  胡廣這下子竟是笑了,道:“殿下,當初的時候,殿下卻是教大家不可盡信士紳,而信任商賈,現在怎麼反過來了?”

  張安世眨了眨眼睛道:“本王的意思,誰都不能盡信。”

  胡廣道:“難道這些商賈,吃飽了撐著,非要撒下這彌天大謊?”

  張安世道:“胡公,你就別總是瞎操心了,這倭國的事,本王心裏有數。”

  胡廣瞪大了眼睛,道:“宋王殿下,你以為老夫是瞎操心?若不是怕……怕吾兒隨著你一道身敗名裂,老夫用得著……咳咳……咳咳……算了,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說著,吹胡子瞪眼,又晃著腦袋,便不肯言語了。

  解縉也在旁微微皺眉。

  爪哇等諸藩,海貿也都在增長,不過倭國的貿易增長,確實更為強勁。

  這讓解縉也頗為憂心。

  士大夫,準確的來說,作為一個讀書人,無論大家還信奉不信奉孔聖人,可骨子裏有些東西,卻是不會變的。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倭國畢竟相比於爪哇,占據了地利,且海船往返倭國,無論是航線的遠近,還是地理位置,以及人口而言,都遠遠好於爪哇,一旦倭國新政成功,對於爪哇而言,傷害可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