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負陛下信任!”
“嗯,另外,語文課本還有一部分需要改一改。”張迅換了個話題。
洛寧認真聽著,他知道,國王陛下在對語文這門課的態度上極為認真,其次便是曆史課,同時聰明的洛寧早已從曆史課的修改意見上揣摩出了國王陛下的幾分心意。
比如說在曆史課本上,用濃重的篇幅大肆吹捧了鷹揚那並不長也並不輝煌的曆史,並且著重提到了如今的其餘四國本質上是由鷹揚分裂出去的,多次強調了鷹揚的曆史正統位置,同時,在後半部分中,將兩三年前的與西境的大戰著重寫了,用很重的筆墨表達了對英雄的緬懷,並肯定了國王陛下對戰爭勝利起到的決定性的偉大作用,同時,也多次突出了銘記曆史,不忘前事的主要精神。
這個風格在語文課本中體現的更是淋漓盡致。
“教育性,什麼是語文?不是那些深奧的學問掌故和美麗的詩歌,而是教育性,語文最重要的是教育性,明白了麼?”張迅再次強調道。
洛寧已十分了解,在他眼中,將如今的語文課本拆開了,除了基礎的識字,極少數的古典詩歌欣賞之外,幾乎所有的課文,都是意在教育。
比如說那篇《偉大的國王陛下》,就是用小故事的形式,嚴扣主題。
《美麗鷹揚》這篇課文,文如其名,不必多說。
《盧克王砍樹》這篇課文以年幼的國王陛下小時候拿斧子砍了王宮的櫻桃樹,然後勇於向老國王承認錯誤這個故事,生動地教育人們要誠實,雖然洛寧知道王宮裏從來就特麼沒有過櫻桃樹。
《將相和》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一個故事,說的是文臣武將從最初的隔閡,到後來冰釋前嫌共同為保衛鷹揚而出力的故事,改編的。
《宰相吃墨水》,講的是以前的某位名聲很好的宰相,小時候讀書太專心,把墨水誤吃了的故事。嗯,雖然洛寧知道這也是編的。
最讓洛寧覺得心思複雜的一篇課文叫做《神國》,這也是所有課文中,唯一一篇涉及宗教的課文,說來奇怪,本來以宗教在王國中的重要性,洛寧本以為課文裏得有小一半是宗教故事,結果後來發現,所有的課文,隻要涉及宗教,都會被陛下要求修改刪除,到最後,導致所有的課文裏隻有這一篇幸存。
這篇課文講的是老國王去世之後進入了神國,受到創世大神的接見,然後寫了老國王在神國上往下看,整片大陸一片模糊,隻有一隻雄鷹振翅欲飛……
這篇故事是張迅自己拍腦袋編的,靈感來源於某個流傳度非常非常廣的“常識”:據說人類宇航員在太空上回望地球,高樓大廈都看不見,共和國的萬裏長城卻清晰可見雲雲……
嗯,這個故事在國內一度流傳極廣,至於是不是真的……他也不知道,反正願意相信的話也沒關係,不信也成。
總之,所有經過張迅審查拍板的課文幾乎都有各自的教育意義。
他在製定這些課文的時候,頗為滿足了自己的某種特殊心理。
“課文幾乎沒什麼問題了,不過我昨天又有了個靈感,琢磨著再增加一篇課文。”張迅忽然說道。
洛寧眨了眨眼,道:“不知道是什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