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軒。

就在一本《深宮秘事》蕩起千層巨浪之時,書軒卻竟然是重新開了講書堂。這講書堂乃是書軒慣有的所在,卻是因著朝廷動蕩的緣故,許久不曾開了。室內點了燈,開了窗,燈火通明,直照著桌上那一本書的名字,正正是這本明顯犯了忌諱的《深宮秘事》。

能看懂字的人或許不多,可更多的是來聽故事的。

消息一傳開去,過往聽過書的書客或者隻是來看熱鬧的都聚了一堂,等著拿說書人開講。書軒的說書人可不是蓋的,在這京城裏能站穩這麼多年,轉眼間就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口耳相傳,這事又不是直接的罪行,是以很快,說書堂竟就擠滿了人。

瓜子花生,蛋黃鹹菜,紅白黃酒,一桌淩亂。每張桌子的人擠的都不止三四個,更有那立在旁邊隻交了入場費的,聽著說書先生口沫橫飛的開講。一拍驚堂木,說書人道:“鄙人許久不曾和諸位見麵了,說話可真是不利索阿。”

一句不利索,卻明顯是反話。堂中哄然大笑,就有人說,若他這說書先生叫嘴皮子不利索,那他們成什麼了?

抬眼一望堂中,然後笑:“不過鄙人說話利不利索也不打緊,諸位隻管聽故事就好!這故事的主人啊,和鄙人一樣,可是個口齒也不怎麼行的……”

就是個普通的開場,一張嘴一把驚堂木,從皇後與皇上相識之日,就說到了入宮的情節。這故事和宮中情況不禁相同,隱去了當朝太子,說是衛越辰稱帝乃天授之命。然後就說到了,那麗妃的出場。

沒人覺得這麗妃出場是神轉折,反而一說了名字,滿堂立刻靜了下來。一個堂子若不靜,那就是說說書先生不夠好。故事越精彩,出聲反駁的人就越少。麗妃出場,接下來就是更危險的部分了。

說書人深吸一口氣,他幹這行多少年,什麼道道沒著過,這一回卻也還要捏一把手汗。

“就說那寧妃,生得傾國傾城風華絕代,穿起紅衣來拿當真是狐妖降世,帝皇怎麼扛得住。”

寧妃自然就是麗妃——這怎麼說,寧是個好字。安寧清寧寧靜,用的都是寧字,而且大氣,一看就是受寵之人。但這不妨礙,滿堂的都知道,既有白衣公子等典故,自然說的是李家的女兒。

狐妖降世,卻是現實裏沒有的事情。

這自然是另寫的,為了後來的發展。說書人一句句的講著,卻不知堂外已是淩亂不堪,這一回離了書軒的人,一個個的將這些話講了開去,而這話本,也送到了那高門大戶裏,等著聽話本的小姐手中。

雖知京城雖然不同階層的人各不相幹,然而話本等物向來是個例外。有些小姐特別喜愛話本,自然是由掌櫃和她們家的管事聯係,這可是一門不錯的財路,絕不是隻有零零星星小貓三兩隻肯買。

丫鬟撩起門簾:“小姐,新的話本到了。”

小姐桌上是被折騰得亂極的花樣針線,女紅用的物件堆在一處,一看就知主人是不想學了。少女聞言,立刻驚喜的跳起來,道:“叫什麼名字?”

丫鬟道:“深宮秘事。”說完就把話本遞到小姐手中,退了出去。少女也就不理會那些針線縫紉之物,津津有味讀起來。這次讀完,依舊覺得挺好看的,但卻似乎隱約有些不對勁。

這故事……說的是誰?

她再翻了兩回,總算是發現哪裏不對。這話本名副其實是一本書,字是豎行,自第一頁開始,右邊那頁右下角,第一行最後一個字,每頁連起來是一句話。

首頁右下角乃‘書’,第三頁右下角是‘中’;這樣連起來,可以讀出完整一句話:

‘書中寧妃乃指當朝李姓貴妃也’。

少女翻了幾遍,在這以後的字句,已是聯不起來。李姓貴妃,當朝隻有一個李家是宰相,那麼……貴妃?那豈不是在說,麗妃乃狐妖轉世?

《深宮秘事》啪嗒一聲掉到地上,書頁就此合上,那一頁頁的字句,卻好似還現在人眼前。這一夜不知多少人,看著這本書徹夜難眠。

它算不得一個精彩的故事。說的是狐妖降世,而皇後乃神仙所化,他們來這世間糾纏,最終自然是狐妖被降,男女主角重歸於好,是個真正的團圓結局——然而這並不能掩蓋,其中透露了幾許事實的真相。

普通人關心的是皇後為何被貶,那些小官員想的是朝堂鬥爭,而皇親貴戚,卻知道這本書有多犯忌諱。它不僅講了皇宮中發生的事情,而且還透露許多朝堂上的秘密。當中那寧妃的父親乃是宰相,為相的人雙手自然是不可能幹淨的,這書就透露不少權力鬥爭中的詭計出來,包括李琦曾做過的那些糟心事。

一本虛構的書裏,有著真實的情節。隻不過是,換了個名字與身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