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逆,造反……
這些往常絕不敢宣之於口的字句,此時卻仿佛就要變回真實。倘若衛越辰不死,齊國亡於他國之手,已經是必然的事情。袁辰玉手一抖就想寫封信到徐州城,可是馬上他想到不行。如今他們袁家,已經緊緊的和王府綁在了一處,用膝蓋想都知道,徐州城內袁宅眾人,怕是已經自身難保,這信能不能送到他們手裏,還是個問題。
不殺袁府眾人是仁慈?
將袁浦陽拖在天牢內不處死是心存善念?
衛越辰是從血戰裏掙出來的皇位,這麼想未免也太甜了些。誰不知天牢裏那是什麼去處,前些日子已經有個老言官熬不住死了,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至於將人命留在徐州城……這招的用處,可不止一點。
袁浦陽落進了天牢,袁家就是沒了主心骨,又有衛越辰的人在,就像是扣著死刑犯不許他們自盡的那鐵鏈。袁浦陽和袁葉離怕他們死,不敢輕舉妄動,而徐州城那邊,人心惶惶,自己出問題也是遲早的事情。換句話說,拖著遠遠比一口氣殺光要有用。
袁家從來都不是,那光腳不穿鞋的人。若是袁家此時被滅門了,恐怕他的父親早已不要命地在天牢裏鬧事,袁葉離也不會束手待斃至今一點動作也無。可是沒有,因為袁家還在,隻要還有一點希望,他們就不會拚著沒命的風險斬衛越辰一刀。
至於袁家如何了……
袁辰玉苦笑,嗬,徐州城離京城那麼遠,皇帝若是有心,隻怕將人一夜間全殺了,然後將消息封閉,也不一定有人知道。隻是衛越辰暫時不會有精力那麼做,他要折磨的人是衛晟雲,袁家恐怕隻是拖著的,其中還有麗妃的手筆。
他伸手將信撕碎,這天氣潮濕,紙也軟了起來,一撕就破。隨後丟進火盆,白紙黑字燃燒殆盡。如果這些事情,也能一把火燒光,那應當有多好。但不是,這局是死結,吊著他們,而如果他們不想死,隻有冒著挨刀的風險,去解開那結。
最難破的局從來不是四麵埋伏,而是苟延殘喘。最後一件事,話本。這本來就不是什麼稀罕玩意,既不列入學院講課的課表裏,也不見得寫了就有什麼出息,可是必要時刻,它能動蕩局勢。
這繞了許多個彎,偏偏在最後又直接得叫人側目的手段……加上其中透露的那些,有心人一眼即明的秘辛,肯定是要幫他的人的手筆。袁辰玉沒有細想,他隻希望那人是袁葉離。
話本之事針對的是誰,如今也已經明了。
麗妃,衛越辰。一個是貴妃一個是皇帝,前朝後宮之中,他們兩人就是至高無上的主宰。而在後頭加上‘並非死局’四字——那人難得不賣機關,可見確實是重要的事情,再不能繞彎了。
袁辰玉信手翻出那話本。其中所述的陰私太多,這些日夜之間,不知多少人翻著它,輾轉難眠。
皺起眉來細想,依舊想不出是什麼樣情況。才能叫人用了這四個字,並非死局。這人送信來,必然是要幫他們袁家,那麼就不要多想,隻需往一個方向想:這對他們能有什麼直接影響?
要不多想很難,要不多疑更難。看見一件事的些許細節,那叫見微知著;看見一個人說了一句話,就懷疑他在騙自己,那才是多疑。這其中的差異,隻是一線之隔。
深宮秘事,如果讓衛越辰還有麗妃看到了,一定會出事。沒有人能任由自己這樣被汙蔑,一定會掘地三尺,將這個人找出來。按衛越辰如今的品性,滅九族都是輕的,沒有淩遲算是上上大吉。
而如果這本書是袁葉離,他的姐姐所授意……
那麼這封信,絕對是來提醒他怎麼才能救回自己的!他們都知道這本書給衛越辰看見了就是死,而沒有人會不留丁點餘地給自己。如果不能,那是殺敵八百自損三千,沒人會這麼做。
所以……是什麼讓衛越辰不會因此滅了他們袁家滿門,不會因此將晟王拖回京城斬首?
等想得差不多了,袁辰玉睜大眼,幾乎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得出來的答案。
他拚命翻閱手裏的話本,好像那是這世間的無字天書。一字一句的尋下去,這才明白了那句“並非死局”的意思。確實就是字麵上意思,簡單直白到讓人汗顏。
與此同時,門外有人進來。
袁辰玉抬眼,看到自己的小廝進門,站原地揉搓著衣角猶豫許久,方才開口道:“少爺,門外有人說,請少爺立刻出門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