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師明知轉過身,他冷漠高傲、仿佛俯瞰眾生的表情令暗月心裏狠狠一震,裝著師明知的心底突然就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緒。
想要這個人,要這樣的師兄,想要弄哭他。
過於露骨的視線讓師明知察覺到了,於是下一秒,暗月就看見那個帶著冷漠殼子的國師,眼睛裏盛著甜滋滋的蜜糖朝他看了過來。
暗月殊不知自己已經滿臉溫柔,接下了師明知這短暫的目光。
耳聰目明的暗衛們分散在四周,但無一例外被塞了一口狗糧。作農夫打扮的天一天二混在人群中,眼神非常平靜,卻默默朝對方靠近了些。
天一/二:高興。
一口糖吃完,師明知再次轉身,台下的樂聲響起,他上前一步,開始高聲念起祝詞。
配合著獨具特色的樂聲,師明知的狀態非常好,每念一句,舞動一步,韻律和節奏感慢慢出來,整個會場的氛圍也開始上升。
高台上的舞蹈繼續,台下獻祭的牲口也被架置在火堆上,牲肉的焦香隨著青煙飄上雲天,也籠罩上了高台。
踏步、旋停,高台上衣袖揮動,台下大鼓震天響,傳聲百裏,氣勢雄渾。配合著鼓樂,一舉一揮,一踏一停,整齊劃一。那是一種師明知以前從未參與過的,直滲心脾的震撼感。
無數人注視著,青煙模糊了視線。
暗月從玉蘭樹上下來,認真地站在人群中,看著台上的師明知。那是一種自豪,更是一種欣喜,師兄,是他的。
這場春祭,以一種完美的姿態結束。幾乎是舞樂一停,本來霧蒙蒙的天空,就被破開一道口子,陽光從雲痕中漏出,流光裹住高台。
近處的舞者都看到,國師手中的那支白玉蘭枝條,一瞬間開了花。
……
後麵的過程不需要國師出麵,離開高台後,師明知要了個安靜的院子,雖然之前吃了東西,但是一場舞下來,反而餓的饑腸轆轆。
師明知不會告訴任何人,牲肉的味道上來時,他肚子咕咕叫了幾聲。好在鼓樂震耳,沒人發現。
雖然有一大部分人要跟皇帝去下麵的親耕儀式,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留了下來。隻不過他們也是不能直接離開,要等全部儀式結束,才能隨禦攆回城。
一回到歇腳的院子,靜思就幫他寬衣。雖然禮服肅穆鄭重,可是重量也是不容小覷,師明知掂量了下,一件外袍就有幾斤。難怪他肩膀痛……
換上便衣,身上瞬間輕省,國師的院子向來守衛嚴密,師明知直接倒在榻上,也不怕有人打著什麼名頭前來拜訪他。
微眯著眼睛,師明知回味了一下祭祀間隙裏,他不經意看到的群眾的麵孔,還有幾乎一瞬間瘋漲的積分,嘴角咧開一方口子。
所以……在群眾麵前刷存在感是十分有必要的。
這不就非常明顯的區分了他自己和懶鬼師父嗎?
以前,是戀愛迷昏了頭腦加上宅,此刻師明知認識到錯誤,就立馬改正,在心底修改了下今年的計劃以及路線,立馬就想拿出隨身攜帶的簡易地圖做標記。
隻是思想快過行動,師明知還未付諸實踐,攤在床上,暗月就從窗戶跳了進來。
師明知:“……”
不是他大驚小怪,剛才靜思出去時,不是把窗戶杠住了麼?
師明知完成儀式後,根本沒料到人民熱情的反應,靠高台很近的隊伍中,有人看見了那出生命綻放。柔白可人的花朵緩緩舒展身體,師明知拿著那枝椏不知該如何做時,旁邊的人鼓起勇氣建議道:“不如將白玉蘭供於祭台上,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理應讓世人瞻仰。”
枝椏就這樣被供奉起來,農祭的高台通常不會立刻拆除,起碼要保留三天。
因為皇帝去了親耕的場地,高台開放,可以讓大眾上前奉香,“祥瑞”的消息立刻就發散開來。
師明知累倒在床上,他不會知道,暗月不從正門進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想要乘機瞻仰國師盛顏的民眾已經將這地方圍了起來。
夜晚,回程的火把形成一條蜿蜒的長龍。
前來請國師上車的童子進門後,驚恐的跑出來:“不好了,國師大人不見了!”
圍觀眾人:“……”
他們根本就沒離開過好嗎?!
作者有話要說:寫農祭,聽了一點編鍾還有其他的找感覺。
推
《山鬼》Winky詩——(作曲是屈原來著……
《擊鼓》i2star-千年調。
第一個是楚辭,第二個是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