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專家研究後認為,咖啡因作為一種能夠影響女性生理變化的物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女性體內雌、孕激素的比例,從而間接抑製受精卵在子宮內的著床和發育。因此,建議計劃懷孕的女性應盡量少喝此類飲品。
細節決定健康,對於孕期這個特殊時期更是如此,隻有把日常生活保健做好了,胎兒才會更健康、平安。所以,孕期日常起居必須注意方式方法,衣食住行應格外謹慎,以免因小小的疏忽傷害到腹中的寶寶。
·孕期日常起居要謹慎
·孕期宜營造舒適的居室環境
準媽媽懷孕以後,待在家裏的時間變多了,而一個潔淨舒適的家居環境是優生的保證,因此,準媽媽在居住方麵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⑴清潔通風
一般房間沒必要追求漂亮豪華,但要求有較好的通風,室內整齊清潔,舒適恬靜。
⑵溫度適宜
溫度最好控製在20~25℃,太高的話(25℃以上),會讓人感到精神不振、頭昏腦漲、全身不適;太低,會影響到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⑶濕度適宜
室內最好的空氣濕度為50%;若相對濕度太低,會使人覺得口幹舌燥、喉痛、流鼻血等。
如果空氣太幹燥,調節的方法是在火爐上放水壺,暖氣上放水槽,室內擺水盆,或地上噴灑水等;如果濕度太高了,則室內潮濕,衣服及被褥發潮,會引起消化功能失調,食欲降低,肢體關節酸痛、水腫等。調節的辦法是:移走室內潮濕的東西及沸騰的開水,或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散發潮濕的氣體,直到室內濕度變得適宜。
·孕期宜多呼吸新鮮空氣
新鮮空氣有利於防病抗病。準媽媽的居室應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新鮮空氣流通。如果經常呼吸新鮮空氣,抵抗力就會大大加強。準媽媽懷孕後身體抵抗力會下降,變得脆弱,新鮮空氣對其防病更是必需的。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有兩個方麵的好處:一是減少了室內空氣裏的細菌含量;二是給人提供了更多的氧氣,使人的抵抗力提高。
·溫馨小提示
一般來說,把從別處沾染在身上的或自身所處環境裏有刺激的香水味道,稱為“二手香水”。對準媽媽和嬰兒來說,“二手香水”可能要比“二手煙”更加令人擔憂。懷孕後,準媽媽體內激素水平變化較大,使用香水更容易發生過敏,所以妊娠期應遠離香水。
·忌處於被動吸煙環境
要優生優育,孕前孕期都不能吸煙。有些準媽媽雖然不吸煙,但總處於“二手煙”的包圍中,所以一定要遠離“二手煙”,它造成的危害並不比自己吸煙差。
醫學研究顯示,女性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尤其是孕期,會導致胎兒頜麵部或口腔發育畸形,由此引發諸多牙齒問題和牙周疾病,使小寶貝從人生起點就難以擁有一副健康結實的牙齒,難以保持身心健康。
·孕期居室避暑三忌
夏天,酷暑炎炎,準媽媽大多在家避暑,但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麵。
◆ 忌室外納涼露宿。夏夜戶外灰塵較大,尤其當夜風吹起時,露宿納涼者極易將灰塵吸入口腔及肺部。如果這時準媽媽處於睡眠狀態,免疫力就會降低,一旦細菌或者病毒侵入體內,容易患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同時,夜晚地表水分蒸發,加上涼風不停地吹到人的頭部、臉上、身上,可以引起偏頭痛及風濕病,對胎兒也不利。
◆ 忌電扇大風對著吹。如果在室內吹電風扇,要適可而止。若吹電風扇時間過長,會出現頭暈頭痛、疲憊無力、食欲缺乏等症狀,並容易因受涼而引起感冒。若用電風扇,應選擇微風。
◆ 忌長時間待在空調房。準媽媽夏季用空調也要謹慎。空氣調節器在運轉中所提供的是再循環空氣,同室外空氣相比,缺少人體不可缺少的負氧離子,會降低人體抵抗力;又由於室內外溫度懸殊,如果頻繁進出,忽冷忽熱極易得病。
·居家忌沉迷於看電視
看電視是豐富孕期業餘生活的一種消遣方式。即使在液晶電視成為主流的今天,也必須提防電視機顯示屏發出的射線和電磁輻射對準媽媽和胎兒產生的影響。
電視機在工作時顯像管可不斷發出X射線,為安全起見,準媽媽看電視時不要離電視熒光屏過近,距離應在2米以上;每次看電視不應超過2個小時,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及胎兒畸形,尤其對1~3個月的胎兒危害更大。
·準媽媽宜勞逸結合
《產孕集》中提出:準媽媽應勞逸結合。《萬氏婦人科》中明確指出:“婦人受胎之後,常宜行動往來,使氣血流通,血脈和暢,自無難產。若好逸惡勞,好靜惡動,貪臥養嬌,則氣停血滯,臨產多難。”那麼準媽媽如何注意勞逸結合呢?
⑴不參加重體力勞動
因為重體力勞動需要消耗很多熱量,大大增加心髒輸血量,增加心髒負擔,使心跳加快而有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孕期準媽媽可做較輕的日常家務勞動,以不感勞累為宜。
⑵做家務活不要總保持一種姿勢
做家務活時,盡量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不要長時間俯身、下蹲或站立,要避免腹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增壓狀態。洗碗、洗衣時,不要讓水盆頂著腹部,可以將水盆放在水池上或墊高一點,這樣就不用俯身彎腰,做起來更輕鬆、舒適。但也要避免下肢較長時間站立而影響血液循環。
⑶盡量多休息
妊娠期應注意休息。準媽媽要以自我感覺為準,想休息就休息,想睡就睡會兒,過度疲勞會引起多種疾病。有流產和先兆流產史者,特別需要休息。家務活或工作不要持續太長時間,即使不感疲勞,也要定時休息數分鍾,最好能到室外或陽台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活動身體;話務員、打字員、計算機操作者,應經常改變體位,活動活動腰和四肢,擦擦臉和搓搓手都可解除疲勞。
·準媽媽忌睡軟床
妊娠期的女性脊柱腰部前屈較未孕女性更大,若睡彈簧軟床仰臥時,其脊柱呈弧形,使已經前屈的腰椎小關節的摩擦增加;仰臥時,脊柱向內側彎曲。長期睡軟床,造成脊柱位置失常,壓迫神經,增加了腰肌的負擔,不但不利於生理功能的發揮,而且也不能消除疲勞,讓準媽媽常常感到腰痛。
在睡眠中,人們的睡姿是經常變動的,一夜中,輾轉反側可達20餘次,這樣有助於大腦皮質抑製的擴散,提高睡眠的質量。由於胎兒的不斷增大,準媽媽腹部隆起,翻身很不方便。若睡軟床身體深陷其中,更加不易翻身。這樣的睡眠不但不利消除疲勞,還會給準媽媽增加疲勞感。
·準媽媽最宜睡棕繃床或硬板床上鋪厚棉墊。
·孕期宜多左側臥
妊娠中晚期宜采取左側臥位。左側臥位較有利於母胎健康。該睡姿可使腹肌放鬆,保持呼吸和血液流暢,避免增大的子宮對下腔動、靜脈及腎髒的壓迫,保證心髒排血量,維持腎髒良好功能,減少水腫,改善子宮和胎盤的血液供給及胎兒氧和營養的供給,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降低早產率和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並發症。同時,可使右旋子宮轉向直位,利於糾正異常胎位。左側臥位還可降低舒張壓,預防、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準媽媽忌長期仰臥位
準媽媽長期仰臥會產生許多不良後果,特別是妊娠中、晚期仰臥位時,腹主動脈受壓,子宮的血液供應不足,影響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同時可使下腔靜脈受壓,血液回流受阻,心排血量亦減少,胎兒血液供應也相應減少,準媽媽則因心排血量的減少而出現胸悶氣急、下肢靜脈曲張等現象。
·改善孕期睡眠宜講究方法
據調查,約有70%準媽媽在孕期中會睡不好覺。準媽媽睡眠時間要比平時多1小時左右,即不少於8小時。準媽媽應堅持每天午睡,特別是在夏季,但午睡最多不能超過2小時,否則會影響晚上睡眠。為了能夠睡好,可采取下列辦法:
⑴睡前洗澡
睡前洗個溫水澡。睡前1小時洗澡,水溫不低於38℃,時間不少於20分鍾。
⑵平心靜氣,放鬆情緒
睡不著時,不要煩躁,越著急越睡不著。如果睡不著,最好看點書報,平心靜氣地催眠,或看輕鬆的電視節目,聽聽柔和抒情的輕音樂。但應避免閱讀引起興奮的文章,或者看情節激烈的電視節目。
⑶不要隨便吃安眠藥
如果經常失眠,不要隨便吃安眠藥,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睡眠。因為藥物,如巴比妥類容易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在妊娠前12周服安定有致畸可能。睡前喝1杯熱牛奶,有鎮靜安眠作用,而且睡前喝牛奶還可促進鈣的吸收,達到補鈣的效果。
準媽媽起床宜放慢動作
準媽媽起床時,原來是仰臥的要避免直接起床,以免腹部受到擠壓。應先將身體從其他臥姿轉為側臥位,然後用肘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再靠雙手支撐上身坐起,伸直背部;或先取側臥位,再半坐位,然後起來。禁止使用腹肌直接起身。下床時先用雙手撐在床上,雙腿滑下床來,坐在床沿上,稍坐片刻後慢慢將雙腳落地站立起來,千萬不要猛地跳下床來。
·準媽媽忌熬夜
人體之所以能夠清晰地分辨晝夜,是因為人體生物鍾的作用。其控製部位在下丘腦的視神經交叉。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更多的是在夜間由垂體前葉分泌。
如果準媽媽經常熬夜,就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的紊亂,從而妨礙自身的健康及胎兒的發育,嚴重者可以導致胎兒發育停滯。同時,人體腎皮質激素的分泌是在黎明至清晨這一段時間開始的,這種激素能夠促進糖類的代謝,為身體提供能源。這無疑是順應人類“日出而作”的需要。
腦的活動需要大量的蛋白質。這一物質的合成與補充同樣是在夜間完成的。人在白天用腦後,大腦本身需要在夜間利用睡眠來補充營養及恢複功能。如果準媽媽因工作或者娛樂熬夜過度,會引起大腦疲勞。由於腦血管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會出現失眠、頭痛、煩躁、胸悶等症狀,還可以誘發妊娠高血壓等疾病。為了妊娠期間自身及胎兒的健康與發育,準媽媽不要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