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走投無路(3)(1 / 1)

李瀚章離家不過兩日,安徽形勢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鹹豐帝苦心經營的江北大營,竟在一夜間被太平軍摧毀,欽差大臣、督辦江北軍務的德興阿,率殘部逃往邵伯。太平軍旋調集重兵分幾路進入安徽,幾日光景再破太湖、潛山、桐城、舒城、三河鎮等十幾州縣。福濟手握重兵,卻不會使用,把兵權交給李鴻章,又怕李鴻章功高取而代之,致使安徽的局麵比鄰近省份壞得更快。彈指間,安徽便不再是從前的安徽,隻剩四個州縣尚歸巡撫衙門管轄。太平軍很快兵分三路進逼廬州。

福濟一麵火速向朝廷求援,一麵安排退路。太平軍於是不戰而破廬州。福濟率軍一退肥東,再退滁州,這才紮住陣腳。

朝廷震怒,詔斥其調度無方,交部嚴議。福濟有火出不去,竟然遷怒於李鴻章,說李鴻章不聽調遣,辦差無力,揚言要嚴參。

李鴻章從張功的口中得知情況,一時方寸大亂,不知如何應付。

這時,朝廷急調湘軍統領浙江布政使李續賓所部十二營進皖,配合福濟收複已失之地。湘軍的營製有別於綠營,每營定額是五百人。李續賓是統領,曾國藩的胞弟曾國華是這支人馬的副統領。

福濟隻好把滿腔怒火暫且按捺住,急忙派員加緊為入皖的湘軍籌餉。福濟為打擊、排斥李鴻章,竟不派一個差事給他。無奈之下,李鴻章隻好告假回鄉下探視母親。走在路上,他不隻一次地警告自己:“苦誌忍守,以待氣運之轉,即有不如意處,付之適然。”

李鴻章回家沒幾天,湘軍李續賓、曾國華率部便進入安徽,不久即攻下太湖、潛山。後與福濟軍會合,兵鋒更銳,竟又連克舒、桐二城。福濟於是圍廬州,李續賓、曾國華率所部湘軍六千五百人攻三河鎮。九月,湘軍攻克三河鎮,太平軍退走。李續賓、曾國華當日引軍進城。

十一月,太平天國前軍主將陳玉成率部逼近三河鎮。李續賓、曾國華引軍出城迎敵,當日與太平軍大戰於金牛鎮,雙方各有傷亡。到了晚上,三河鎮突起大霧,太平天國抓住這天賜良機,急調兩路重兵環攻湘軍大營,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也趕來助戰。經一夜的拚殺,六千湘軍無一生還,李續賓、曾國華二將雙雙戰死。

太平軍馬不停蹄乘勝撲向舒城,舒城複被占據。

福濟撥兵去救,未及走到半路,不僅三河鎮、舒城複破,桐城也被太平軍收入囊中。援軍急忙返回。

太平軍在以後的幾天裏,又連占太湖、潛山等州縣,福濟率兵馬一路奔逃,形同漏網之魚,甚是狼狽。

此時,湘軍已移師江西,統帥曾國藩駐節江西建昌。

李鴻章思慮再三,決定到建昌曾國藩處尋條出路。但李鴻章又有些猶豫,他畢竟是安徽巡撫治下的官員,如今離營奔向別處,很有些名不正言不順,難免授福濟以口實。如果福濟拿此事參自己擅自離營,他恐怕有一千張嘴也要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