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18)(1 / 1)

是呀,不要過分去追逐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虛空幻物,不要讓各種貪欲成為扼殺我們美好人生的隱形殺手。換句話說,人生少一分貪念,便會多一分快樂、多一分幸福。

降低一分欲望,得到一分幸福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雲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於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

——《佛說生經》

【譯文】:世間的一切欲望,沒有一個人不想滿足,這有著非常大的危害,為什麼還要自找傷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歸大海。欲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

許多人都在問:幸福到底是什麼?幸福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南懷瑾先生的答案是:其實得到幸福很簡單,那就是安靜下來聽一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扔掉那些對自己來說十分奢侈的夢想和追求,那麼,你就被幸福包圍了。

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說:“一個人體會幸福的感覺不僅與現實有關,還與自己的期望值緊密相連。如果期望值大於現實值,人們就會失望;反之,就會高興。”的確,在同樣的現實麵前,由於期望值不一樣,你的心情、體會就會產生差異。

有一個從事房地產的年輕人,經過自己幾年的打拚,在本地已小有名氣了。他每天的生活就像上足勁的發條一樣,被傳真、資料、甲方以及各種方案充塞得滿滿的。

一天,他加班到很晚。從公司出來後,走了很遠的路也沒有叫到車。走得熱了,他停下來,解開領帶,仰頭出了口氣。這時,他吃驚地看見星星在絲絨般的夜幕中閃爍著,洋溢著一種無言的美麗。一如他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晚,幾個要好的同學躺在學校圖書館前的草坪上看到的那樣。那一晚,他們深深被血脈中賁張的青春激動著,廣袤的星空與未來的前途一片光明。

從那以後,他幾乎再也沒有時間去注視過夜晚的星空了。因為從他走入社會,他一直保持著彎腰向前奔跑的姿勢。太忙了,欲望總在膨脹,目標總在前方,於是他不停地向前奔跑著……

每個夜晚的這個時刻,他多半在應酬或是在作樓盤計劃和方案,他從沒有想過哪怕透過一扇小窗,去望望寧靜的夜空,傾聽心靈一些細小的聲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