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一腳在校園,一腳在職場(一)(1 / 3)

“大四最後一學期,周一到周五要在公司上班,晚上熬夜寫畢業論文,周五晚上坐一夜火車回東北的學校參加考試,周日晚上再坐火車回北京,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兩個月。最後一門考試結束後,我以為我會鬆懈一口氣,可什麼都沒有,我心平氣和的走出考場,看看和平日一模一樣的操場和校園,心裏特別踏實。”

--趙星的博客

1、考研、工作與出國的選擇

考研、工作與出國該如何選擇,這對我來講真是一個很撓心的事兒。從大一小宇宙爆發開始,這三個選擇就在我心裏盈盈繞繞揮之不去。

我想我的家庭是我在選擇中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作為一個成年人,責任對於我的意義就在於,在做任何選擇的時候,考慮到家人和家庭的未來。

我是單親,父親在高三時意外身亡,家境雖然還好,但是作為家庭頂梁柱的坍塌,也就意味著整個家庭的倒下。一個單親母親要供養一個平均一年花銷一萬的大學生,如果是我,根本不敢想象。我很感謝我的媽媽,在整個家庭最為困難的時候,在她一生最艱難的時候,在所有親友都建議我留在本市上大學,畢業後留在她身邊的時候,堅決送我到很遠的東北上大學,並供養我的整整四年;在所有人覺得我去北大交流就是瞎花錢,去新東方上課就是混日子,上培訓班就是上當受騙的時候,我媽媽堅定的相信一切的學習都會對我有用,省吃儉用滿足了我在當時看來各種非常難得但也非常奢侈的機會。如果不是她當年的遠大的心胸和眼光,如果不是她當年的堅強和隱忍,現在的我,恐怕也就是一個天天自怨自艾,抱怨社會的女孩子吧。媽媽全身心的為我著想,我不能太自私。

準確的講,考研的想法是剛開始入校的時候產生的。那時候總覺得東北好遠好遠,學校看上去也不太盡如我意,本能的想要逃離,要回到離家近的地方去。那時候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考研,加上我覺得因為家庭的變動導致了高考的失敗,我和大部分不喜歡自己學校的同學一樣,覺得自己是有實力上清華北大的,至少也應該是一所一本院校,淪落到遙遠的二本院校簡直就是激發自己人生崛起的最大動力!可是我又有些擔心媽媽,如果上研究生,我要在外麵至少7年時間,中間還要參加最頭疼的考研考試,而研究生的未來很難預料。每次想到這裏,我都覺得前麵的道路是萬丈深淵。

我那個時候還因為看不到未來拒了從初中就很喜歡我的一個小男生,我總覺得自己的未來好迷茫好亂,跟他,更加看不到未來了。直到現在,偶爾在網上遇見聊起這個事情,他總是說:“當初你惡狠狠的拒了我,可是我都不知道你為什麼拒了我!”哎呀,其實我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拒了那個偷偷忘我書包裏塞玫瑰花的初中小男生。

考研的這條線,考慮了沒三天,我就讀到了開頭說的那本綠皮書。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英文考高分就可以有機會拿到全額獎學金上國外的大學,而且每個故事的主人公幾乎都是普通家庭裏走出來的,這讓我十分興奮。我覺得隻要這個世界上有人曾做到了,那麼我一定也能做到。其中有一個關於錢永強的故事,講到:“到大三時,錢永強已經考完了四六級,TOEFL,GRE,GMAT這些考試。”我把他的進程當做自己的奮鬥目標,除了GMAT沒考,其他都跟他在同一個時間裏考完了這些考試,自我感覺頗為良好。促使我更加想要出國深造的還有一段話,也出自這本書裏:“留學有三個目的,一是完成自己的教育,獲得就業競爭力;二是提升自己的檔次,獲得事業領導力;三十解放自己的潛力,獲得人生淩秀麗,成為一代學術或商業的開創者,打達到才實現自我的最高境界。出國最大的收獲在於,以前是以中國的眼光看世界,出國後有機會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國。”

謔謔,這是多麼讓小孩子振奮的話,內心一下奔騰起來,感到自己的人生都到達了另一個高度和境界了。那時候經常看“寄托天下”網站,每天混跡在各種要出國和已經出國了的人中間,感覺自己真的要出國了似的。雖然表麵如此,但是內心卻很忐忑 ,雖然說出國的學費可以有獎學金,但是出國申請和各種考試本身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聽說申請一個學校光申請和郵寄材料可能就要700-800人民幣,一般要申40個所有的學校,這筆開支對於一個學生來講真是難以想象,更不敢跟家裏說這個想法。而各種各樣的考試就不要說了,GRE考試光材料費用就超過500元了,大多還是二手資料。大二的暑假,我委托親戚幫我報名了10月份的GRE考試以及新東方的GRE住宿班,共計4998元。過節回家的時候,我看到我媽媽把一個5000塊錢的存折交給我的親戚,還開玩笑的說了句:“給你兩塊錢小費哦!”雖然大家是開玩笑的語氣,但在一旁的我深深地被這一幕刺激了。5000塊錢,對於一個還要供養大學的單親母親來講,是多大的一筆開支啊。我幾乎沒見過我媽媽買新衣服,也能猜到我不在身邊她肯定隨便吃點菜就是一頓飯了。她就那麼輕而易舉的把省吃儉用的錢毫不猶豫的花在我身上,也不問我要幹什麼,也不管我會不會考出很好的成績,也不管這錢到底能有多少投資回報率。5000塊,比我一年的大學學費還要高,讓我一個暑假班不到20天就花掉了,我心裏的眼淚嘩啦啦的流下來。

那段時間,我看了一個《魯豫有約》的節目,被訪人是一個很有名的人,魯豫問他,如果你當年沒有出國讀書,現在會怎麼樣呢?所有人都期待他說:“那我現在一定不是XXX,也沒有怎樣的成就。”可是他說:“如果我沒有出國,我的父母就不會在自然災害中餓死,如果我在,我一定會讓他們活下來。現在我成名成功了,可是我沒有爸爸媽媽了。”

我退掉了新東方的暑假班,隻保留了10月份的GRE機考和筆考,希望用自學的方式來完成考試。我似乎已經知道我不會有什麼好成績了,因為我真的不想出國了,我太害怕了。我不能讓自己任性的花掉家裏所有的積蓄,隻為博自己一個好功名;我不能讓日漸年邁的媽媽孤獨的生活在國內,我在國外樂得逍遙;我不能讓自己一走就是好幾年,如果中間發生一點問題,我回都回不來,哭都來不及;我不能不斷的消耗家裏僅剩的一點錢,消耗光媽媽的養老錢,而對家庭沒有一點點貢獻。每當想到這一切一連串的問題,內心就開始惶恐和淚奔。

路隻剩下一條,工作,賺錢養媽媽。

很多同學問過我,出國、工作和考研,到底應該怎麼選。

我也不知道你該怎麼選,因為我的選擇的每一步都在我的內心回爐了千百遍才得出的,我無法斬釘截鐵的告訴你什麼好什麼不好。我隻是選擇承擔起一個成年人對家庭和父母的責任,而不是任性的隻去想如何能對自己更好,父母就應該對我如何付出。如果讓我籠統的說,我隻能說,如果家裏有條件,可以繼續深造,無論是國內外;如果沒有足夠的條件,請不要自私的為了自己的前途不斷消耗父母一生的積累和他們的養老救命錢,這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絕不是你畢業後短時間能賺回來的,特別是現在海龜滿街走的年代。一個有擔當的成年人燒家裏的錢是很可悲的,而決定為自己為家庭努力賺錢的行為是值得尊敬的,沒有什麼不光彩,父母太不容易了,應該為他們分憂!

2、申請實習生,你準備好了嗎?

上班之後的某一天早晨,好友茄子皮就在MSN上閃我,說我介紹給他的那個實習生在實習一周後的今天打電話給他,說不能來上班了,原因是因為課業壓力太大,無法繼續逃課實習了,說著說著還哭了。

嗯,離奇的是該實習生的前任是在實習了兩周後發現沒時間寫論文了,於是早早開始告假,準備回去寫半年的論文再回來上班。

其實,茄子皮和我都沒有覺得很震驚,我們都在想一個問題,找實習的小朋友們,申請之前到底都準備好了嗎?

你究竟想要什麼?

很多人發郵件問我如何選擇自己的工作,自己畢業的去向,我統一回答“碰的”,可是現在我想稍微說一下,其實很簡單的經曆:

大一準備考研,發憤圖強之後,讀到綠皮書,決定學英文出國。

大二準備各種出國考試,發現考試太貴,申請太貴,郵寄太貴,上學太貴,但父母工薪,保住父母的養老錢為第一要務。

大三決定要去工作,先去賺錢,所以開始各種實習,然後就畢業了、轉正了、工作了。

牛麼?一點都不牛,普通的很,普通的很很很。

但是現實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迷茫的郵件,每次問我怎麼辦?在大一覺得自己專業不喜歡,立誌四年後跨專業考研,問行不行?出生在工薪階級家庭,非要鬧著出國,但是看到父母的白發與蹣跚步伐,又不忍心,問怎麼辦?在大三下學期才發現之前沒什麼實習,簡曆空空如也,該從何入手?父母花了數十萬,從6歲開始上學,上到20歲出頭的年輕人,卻無法給自己的下一步做一個決定,甚至不敢往前邁一步試一試,那我也不知道你該怎麼辦了。

話說回來,我問茄子皮,您那實習生怎麼都哭了,你怎麼人家了?

茄子皮苦苦道來:“小孩特忙,實習期間不停的接電話,全是社會公共事務,社團的、學生會的、學校的、老師的、同學的。事事操心,很有領導力。但是其實他根本承受不了這些,再加上現在的實習,一個人被撕扯開了。他以為自己能夠做到平衡,但是實際上他做不到,但是他不覺得自己是做不到的,他以為自己能力很差,所以產生很強的自責心理。”

“那為什麼非要都做,這完全不可能都做啊!”

“因為他想做一個牛人!”

“是簡曆看上去很牛,同學們口口稱頌的很牛?可是他真的能做到很牛麼?”

“每件事蜻蜓點水,每件事略懂!略懂!”

500強的光芒始終都是公司的。

我的一個師兄,簡曆裏麵就一件事兒,就是自己借錢1W塊,買了一個電視上演的路邊的燒烤機還是蛋撻機來著,然後自己開店、雇人、銷售、開發市場,一邊做一邊上學,做了兩年後賣掉小店,賺了6W,然後應聘了一個500強的銷售工作,一年後成為華北區的總負責人,現在過著舒適自由的生活。

他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是踏實,很踏實,快踏實到地底下了。

是堅持,很堅持,快堅持到骨子裏了。

一個實習,至少要做到6個月,才能對一個公司的一個項目有個大概的了解。

一個工作,至少要做到6個月,才能對整個流程和來龍去脈有個清晰的圖畫。

一個經驗,至少要重複5-10次,才能得到的紮實深刻,講出來給別人聽感覺像是那麼回事。

不要認為當過學生會主席就很有優勢,十份簡曆有八份都是主席;不要認為參加過幾個有名有姓的商業大賽,就覺得自己跟商業掛鉤了;不要認為參加過幾個社團,拉過幾次讚助,就覺得自己見過很多商人;不要認為參加過幾次學期交換,就覺得自己特國際化,特全球視野;不要認為做過幾次短暫的實習,就覺得簡曆特別有亮點。

其實當實習生這件事兒,有時候並不是什麼特別高的門檻。有時候因為任務太急缺人手,有時候是因為事情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英文也可以,有時候因為需要一個幫忙做搜索或者做監測的,就這樣。曾經有很多同學覺得自己出門打車喝咖啡吃飯住五星級酒店就很牛氣,其實那都是公司的榮耀,而不是我們每個人自身的;也並不是你恰好進了某個500強,就代表你能一直閃耀著500強的光,不要驕傲,也不要炫耀。

當實習生,請做好準備再來

準備什麼?當實習生需要準備麼?

請準備好自己合適的時間,並且誠實的告訴麵試官,你究竟能來幾天。能來的那幾天是否有課呢?你長期曠課的後果自己是否知道,或者自己是否能搞定成績單呢?不要麵試的時候答應4天,到公司開始工作一段時間了發現自己扛不住了,改成3天。

請處理好自己的校園事務,不要帶到公司來。不要在領導走到你跟前的時候緊急關掉MSN、飛信等各種聊天界麵和不相關網頁,公司花錢請你來工作,不是請你坐在這裏君臨天下,坐鎮指揮,威懾四方。也許你沒有耽誤工作,但是老板真心很煩看到這樣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