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什麼是麵試?什麼是筆試?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與你做這樣的遊戲?招聘公司究竟要想的什麼?而我的頓悟源於在第一家公司時接受的一次采訪。
在第一家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時候,我被公司選中當做年輕員工的代表,曾經美國某電視台的采訪,半小時的一對一采訪讓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緊張。我心裏一直在想,采訪前他們一定會給我一個問題列表和問題回答的,我大不了就是花些時間把答案努力地背會,並在鏡頭前表達出來就好。在采訪前一天的溝通會上,我才發現美國媒體不會像咱們中國媒體那樣,有隨時備戰的化妝師、造型師、服裝師,甚至有問題列表和答案提示關鍵詞。采訪前我唯一的被告知的信息隻是:you need to tell them your story and experience, and your passion.(你隻需要告訴他們你的故事和經曆,以及你的熱情)。
後來我了解到,這個電視節目要在全球不同的國家采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是如何看待傳播的。因為被采訪者不同,答案也一定不會相同。采訪和對話的目標是人,而不是答案。這就好比你去麵試,那是去溝通,而不是去做題。
那個采訪的結果如何,畫麵是否好看,我的英文是否還算順暢,我都不太清楚,但是那半小時裏的節目裏,我非常放鬆,講出了很多我之前沒想過的問題。這讓我突然覺得,溝通的樂趣在於你用自己的熱情講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不是把標準答案甩給對方。我曾想過用英文回答15分鍾一定很難熬,可在現場我卻發現半小時如白駒過隙般迅速。後來我想,如果我被給到一些英文答案,並要求全部背會並在導演和主持人麵前講出來,麵對耀眼的燈光,我是否會緊張的忘詞?采訪過後這麼久了,我是不是會一直擔心那天講的不夠好,英文不夠流暢、標準,又或者我不會像這次采訪結束後那樣,主動跑到領導辦公室彙報:“太好玩了,下次我還要玩一次!”而是像以前一樣怨念的說“哎,我忘掉了一個點沒說!”然後懊惱好幾天,覺得自己對不起公司!
具體信息、具體分析,結合自己、特立獨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警惕職業規劃學校培訓出來的模範學生和模範答案,有很多公司已經開始關注網絡上關於自己公司的麵經和筆試題目的漏出,並且都紛紛啟動了“Reference Check”,就是尋找你的前雇主,來得到一個真實的你。麵對這樣的招聘態勢,我們該怎麼辦?
麵對網上那麼多實用資料,難道真的就一點都不用看嗎?真的能那麼灑脫的啥都不準備就去麵試去考場嗎?如何才能既掌握已有的信息,又能讓自己揮灑自如呢?麵對這麼多彌漫在每個版塊的資料,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分揀和提取,又該如何為我所用呢?
1.行業信息行業報告是大家一定要閱讀的,因為你可以從中得到很多關於整個行業大體概況的信息,比如《中國公共關係業2012年度調查報告》,其內容包括了Top10公司榜單、最有潛力公司榜單、行業發展狀況和行業發展預測等部分,由此可以看到整個公關行業的現狀。如果你對公關行業有興趣,這樣的一個行業報告首先能讓你了解到公關的整體概況是如何的。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行業性報告有時候並不全,因為每年都會有一些公司不參與調查。
2.麵經+筆試類信息這是大家最喜歡最熱衷的帖子,也是最容易被影響的帖子。比如網上的《歐萊雅麵試+筆試經驗貼》,這樣的帖子一定會受到萬人追捧的。八成你也會情不自禁地打開看一看正確答案吧?這些帖子裏一定會寫到麵試的提問有12345,側重點是什麼,麵試官是誰,他穿什麼衣服、長什麼樣,習慣性的表情是什麼……碰到這樣的帖子,你隻需要看看麵試時HR問了什麼問題,順便借鑒下別人的回答即可,但是切忌把拿到Offer的人的答案當自己的答案,更不能胡編亂造一個“集大成”的答案。否則麵試官一高興繼續追問幾個細節,你就很容易歇菜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一個專屬於自己但不同於別人的答案,即使你的答案不牛,但是足夠真實就好。
而筆試的分享帖子常會出現漏出全部的題目的情況,比如寶潔筆試裏的邏輯題,同時帖子裏還會提供標準答案,選A還是B還是C。碰到這樣的帖子,你一定會覺得很興奮,好像自己一隻腳已經進入了公司的大門。但你要知道的是,現在很多公司的麵試官平時都會上一些知名求職招聘網站看自己公司的麵試筆試是否有漏出,也會看到網絡提供的“大眾答案”都寫了些什麼。因此他們很容易鑒別出你說的是自己的答案。筆試,應該培養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而不是對標準答案的記憶。有很多時候題庫是會臨時更換,一旦遇見你沒見過的習題,心理上會先立刻崩潰,因為此時你的能力僅在於記憶,而不是對方法的掌握。漁和魚,選擇要謹慎!
3.提問類如果在網上看到提問類的帖子,比如“明天要去XX麵試了,我該注意什麼?”,或者“簡曆的照片貼在什麼位置好?”,遇到這樣的問題你不妨自我思考一下,如果被提問的是你該怎麼回答。這樣的問題之所以能被大家提出來,一定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屬於比較糾結的開放性問題。我個人覺得不要過多的看這類帖子,特別是別人的回答和大家的議論,因為它會讓你的觀點搖擺不定,從而在真正的麵試時讓自己喪失觀點和立場。
如何麵對自己沒有準備過的題目
當然,除了網上的問題,招聘方有時候也會出一些新穎的題目,比如我知道的很多大牌企業都有自己的題庫,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讀過了麵試寶典或者筆試問答400題,但是還遇見了完全沒見過的題目,怎麼辦?
不要慌張,也不要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淘汰掉!這如同小時候的考試一樣,即使遇見沒有練習過的題目,也一樣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給出完美的答案。你不妨這麼想,新穎的題目一出,網絡上往往還沒有相關的討論,答過的人也不多,這正是體現你個人獨特之處的好時機。
我大二的時候參加過某著名快消公司的麵試,當時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陳述自己喜歡什麼水果以及喜歡的原因。”當時我是一圈麵試者的頭一個,來不及仔細琢磨就站得起來回答了,我說:“我喜歡香蕉,但是我說不出為什麼,就像你喜歡一個人一樣,喜歡是沒有理由的。”這個答案很無厘頭,但是後麵的19個人比我多很多的思考時間,可說出來的答案無非是“我喜歡蘋果,因為很甜”、“我喜歡橘子,因為皮可以泡水!”他們想了很多很實際的理由,但是越往後越沒有亮點了。
後來某一天HR跟我說,其實這是一道很標準的心理測試題時,不同的水果代表不同的個性和特點,但是我的理由讓他們眼前一亮,感到非常不同,因此特別記住了我並留有了很好的印象。這樣的一個小小的經曆,讓我在之後的求職實習大潮中,很堅定的相信,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麵經、答案、技巧神馬的都是浮雲。再再後來,我在最心儀也是最難進終麵的公司筆試卷子上有一個題目一題多解,甚至在卷子上留下電話號碼,表示我還有答案4和5,但是沒時間了,如果您有興趣,還要麻煩您電話我,我再告訴您。兩周之後,電話響了,他們沒有問我4和5,隻是說:“大家對你的筆試很滿意,你願意來進行終麵嗎?”
8、俞老師的聯係方式?
有個網友來信說她想要邀請俞敏洪老師來自己的大學做講座,因為他從沒有來過自己的學校。但是苦於沒有俞敏洪老師的郵件地址,這可怎麼辦呢?於是寫信來問我哪裏可以找得到郵箱地址。
其實我有,俞老師的某些個秘書的郵箱我也有,但是我不能輕易給出去,因為我希望你能用盡所有力量來追尋一個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希望你能體會一個完整的為一個小夢想而奮鬥的全過程,雖然這話可能說大了,但是這是我想要讓你明白“百折不撓”是的真正含義。
為什麼要特別用這個問題來寫個文章?因為我也曾很努力的找俞敏洪老師的地址,很努力的寫了感人至深的文字把他感動,直到他同意來參加學校的活動,並擔任開場嘉賓致辭。我可以給你講講我是怎麼找到他的地址,並且跟他聯係上了。
我忘記是大幾的時候,研究生會主席抓了幾個本科的學生去一起聯合起來做一個論壇,我作為外聯部的成員之一,中心任務隻有一個,去邀請俞敏洪老師來學校參加論壇,並作為唯一的開場嘉賓致辭。這個問題難度很大對不對?
俞敏洪老師在哪兒?在中關村的新東方總部嗎?在天上的灰機上灰著?在加拿大的家中享受兒女之樂?
俞敏洪老師的地址是什麼?寫信到新東方總部?有秘書肯定幫我拆了,然後發現P大點兒個不打緊的事兒就把我滅了;寫郵件給俞敏洪老師?地址是什麼?他認識我是誰麼?如何能讓他給我回信?
分析了一圈,不能自己把自己圈死了,這麼想問題,沒有一條是活路。怎麼辦?那就從最快的電子郵件地址入手,逐個擊破。
1、查新東方網站的地址,查到了結尾的orientalschool.com後綴,但是他是用中文還是英文作為前綴呢?又是怎樣的順序呢?這個就很難猜了。那個時候我還沒上班,因此還沒有摸到什麼規律,即便是現在也很難猜到。我見過用大寫字母作為前綴的,也見過名字全拚的,也見過中英文結合的,而且出現在同一個公司裏,規律很難找到。
2、發現一個以staff.orientalschool.com.cn結尾的後綴,更加迷惑了,整個暈菜了、3、嚐試從總機上問一下,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沒戲4、找了個同學蹭了節新東方的口語課,中間下課去問代課老師怎麼能聯係到呢?未遂5、上google上百度了好幾天,沒結果,我也早知道網上不可能有這個6、買新東方的雜誌找找看,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