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晚報的發行量早已經超過了《遠東日報》,但是這份報紙在上流社會仍然不受待見,約德爾身為市長卻對羅蘭的北上見聞如此關注,這倒未必是因為羅蘭的名氣大,也不見得是市長先生品味親民,更主要是一種對寇拉斯家族傳達善意的政治表態。
“自從帝國頒布法令強製低價收購遠東稻米迄今已經有十多年了,這些年遠東地區六成以上的稻米銷往帝國內陸,按常理來說大宗稻米進入市場應該對當地的穀物價格造成衝擊,迫使穀物價格有一個明顯的降幅,與此同時帝國內陸居民的飲食結構也應該發生明顯變化,多數人的餐桌上除了麵包應有米飯的一席之地,現實卻是上述變化都未出現,帝國穀價居高不下,普通人還是以黑麥麵包為主食,這是為什麼?內陸居民就這麼討厭稻米,寧可啃摻雜鋸末的黑麵包也不肯買便宜的大米煮飯吃?”羅蘭問約德爾。
“這倒不是口味問題,事實上內陸各省的市場上幾乎看不到遠東稻米出售,就算偶爾有擺上貨架的稻米,價格也高得離譜,普通人根本買不起。”約德爾苦笑著回答。
羅蘭停下腳步,回頭望向他的目光帶著好奇:“這就怪了,帝國當局在遠東大量收購稻米卻不在市場上出售,難道全都囤積起來了?可是稻米長期儲存難免陳化變質,隻能拿來喂豬,這不是很浪費嗎?”
約德爾看看身後,確認在瀑布轟鳴的掩護下,遠處隨行的衛兵聽不見他和羅蘭交談的內容,轉頭收起笑容,稍微壓低嗓音問:“您可曾聽說過帝國政府頒布的兩條法令,《穀物價格保護法》和《帝國特惠法》。”
“有所耳聞,《穀物法》是為了保護帝國內陸的穀物種植業而出台的政策,提高進口穀物的關稅,以確保國內穀物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價位上,說是保護農業,其實是在保護占有大量耕地的貴族、地主和教會;至於‘帝國特惠製’,名義上是說帝國與其海外殖民地之間的貿易相互免除關稅,並且相互給予最優惠的價格,在此基礎上,未經帝國政府許可,殖民地不得與其它國家進行貿易,但是在具體執行中就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麼公平了,殖民地當局直接受帝國中央政府領導,雙方的地位不對等,貿易談判中的話語權也是天差地別,最後演變成帝國政府完全壟斷了殖民地的貿易渠道,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從殖民地強行收購糧食、礦產、木材和其它資源,而以高價在殖民地傾銷商品,同時又禁止殖民地參與正常的國際貿易,違反者將以走私罪名遭到嚴懲。”羅蘭從容不迫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