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伴娘(二)(1 / 2)

那邊的蘇情難以入睡,這廂的莫言也是夜不成眠。

五年前,在麵臨是繼續臨床醫學研究還是開始基礎醫學研究的抉擇時,莫言做出了和蘇情不同的選擇。她選擇了科研,而在研究生二年級時的轉讀博士更是徹底讓莫言脫離了臨床,未來幾乎已無從事臨床的可能。

大學五年級臨床班的學生開始在醫院實習,那時莫言便覺得按時上下班的生活於她來說是一種折磨。而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屬的時時溝通,也是莫言不喜臨床的緣由之一。這倒不是說莫言的社交有問題,或莫言是個孤僻的人;事實上,由於莫言的長相——圓圓的臉圓圓的眼,笑起來眉眼彎彎——莫言給人的感覺很是容易親近,而且加上莫言不輕易和別人起衝突的原則,其實她的人緣很不錯,朋友很多。但是莫言同時還是個喜歡安靜的人,她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莫言有時猜測是因為她的神經有些敏感,所以對外界這種交流上的刺激不宜過多,要保持適度,否則精神上很容易感到疲勞。所以,莫言一直覺得自己不適合臨床的工作生活。況且她太愛自由,不喜歡受到約束,不喜歡按著別人或者社會給的節奏來生活。而如果在醫院工作,莫言以上的本性將會受到壓抑。醫院那樣的地方,等級森嚴,下級醫生服從上級醫生,科室之間不同的派係鬥爭,醫生和病人的醫患糾紛,自由和悠閑簡直就是醫院的禁忌。醫生要靠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經驗的積累,時間的耗費,才能登上職業的頂峰,而這種等待和消耗並不是愉悅的過程,對於莫言這樣的人簡直就是折磨了。所以,莫言果斷地另選擇一個新的方向——科研。

科研,其實也是個讓人愛恨交加的職業選擇。有些人覺得科研過於清貧,金錢上的收獲和臨床遠遠不能相比。這個,確實是事實。從事科研的人,除非已經做到學科帶頭人,在你的領域作出領先其他人若幹年甚至數十年的成就,在全國或者世界上都有一席之地,每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任你拿,才不至於為科研經費發愁。而一些沒有課題沒有經費的科研者,在這條路上的征程可謂艱辛。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科研是一種奢侈的行為,需要充足的金錢和時間砸進去,才會有可以拿出手的結果。這樣的奢侈,並不是每個科研者都能承擔。而另外有些人覺得耐不住寂寞,因為一項有價值的科研結果往往需要很多次的實驗,很多次的失敗才能得到,而這期間的等待和挫折會很折耗人的夢想和激情。很多人因為等不到他們想要的結果而放棄。這種放棄其實很無奈。

莫言選擇了科研這條路,其實還是適合她的。是的,壓力是很大,莫言也承認。但是,適合她的個性。莫言喜歡思考,喜歡想問題,喜歡解決問題,這正是一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需要的。況且科研的生活使得莫言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因為一切服從實驗安排,所以科研工作沒有定點上下班,一切以實驗的開始為開始,結束為結束。其實工作時間未必少,但是莫言喜歡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的感覺,加班加點也不怕,隻要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就好,莫言總是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