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紅色燈芯絨襯衫,一件灰色薄毛衣,一條藏青小西褲。
這都是超超平時喜歡穿的。
今天一大早,媽媽南麗就在給超超穿衣服,因為等會兒要出發去翰林小學“麵談”了。
南麗輕拍超超的臉頰,說,不怕,我們圍棋都下到四段了,超超,不怕跟人比,你久經沙場了,身經百戰了。
超超說,一定會贏。
這是圍棋老師平時教他念叨的話。
媽媽給他扣衣扣,又說,超超,要放鬆,麵對老師,要微笑,心想反正我們還可以讀家門口的風帆小學。
超超說,不,我不讀風帆小學,我要讀翰林小學。
超超說,考進翰林小學的是聰明小孩,我不是笨的。
他皺著小鼻子,態度還挺任性的。這倒讓南麗心裏亂了一下。
她知道,他這任性,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幼兒園、“考能”課室裏的那些小朋友們。
這一年來,這些小孩半懵懂、半懂事地輪轉在各家培訓機構裏,在那片被稱為“童年的高考”的備戰氛圍中,耳聞目染,所以也常像一群小麻雀在一知半解地嘰啁:“考進的是聰明小孩,笨小孩考不上的。”
南麗現在來不及去想萬一他考不上怎麼做安慰、疏導。
她感覺到了,這也是個麻煩事。
現在她能做的是親了親超超的小臉,說,媽媽給你加油。
媽媽南麗、爸爸夏君山帶著兒子超超,來到了翰林小學門前小廣場的時候,是早上8點。
小廣場上早已人頭攢動,一片聲浪,“今年4000多娃裏選不到200個哪……”
在稠密的人群中,超超看到了“雅泰幼兒園”同班同學張苗、毛東東、方歌悅、王凱……還有“考能”裏的“課友”李蘭芽、陳遠帆、吉貝……
除了熟人,那座卡通風格的校門,同樣吸引了每個來到這兒的小朋友,因為它很像格林童話裏的城堡。而校門內,那些彩色積木造型的教學樓,紅、黃、藍、白,一派絢麗,像兒童樂園。
站在小廣場上向學校眺望的大人、小孩,今天都是一身盛裝。
在人群中,夏家“三人組”毫不遜色:媽媽南麗一身裁剪精致的玫紅小洋裝,拎一個迪奧紅包,喜氣衝天;爸爸夏君山穿著黑色緊身運動款長袖T恤,削瘦、精幹到像一道閃電,瘦身成果一覽無遺;兒子超超,紅襯衣配灰毛衣,襯著白皙的小臉,小小的他竟也有了幾分儒雅。
8點半,校門打開,家長孩子分時段進入校園。
當南麗、夏君山、超超一家,聽從學校工作人員的安排,從城堡般的大門走了進去後,他們將分別沿著三條道,進入各自“考小學”曆程的AB兩麵。
兒子超超的A麵。
超超在教學樓“學生麵談”入口處,像一隻小羔羊,與爸媽分開,被排進了一條小孩的隊伍,10人一隊,超超排第4個,超超幼兒園同學張苗剛好排在他身後,是第5個。
教學樓前,一下子形成了無數這樣的小隊,一個個小娃,像一串串安靜的小螃蟹(他們都已被家長反複教過了,今天絕不能吵)。
隨後,他們被帶進教學樓,以小隊為單位,接受各輪測試,為時3小時,包括每隊在各間教室門外等候或在指定場地合作遊戲的時段。
孩子們魚貫穿行,在他們頭頂上方的許多個角落裏,一台台攝像機的監控鏡頭,在悄悄對準他們。
這個上午,超超跟著自己的小隊,穿梭於不同的教室,無論拚音、看圖說話、說反義詞,還是算術、等量代換、數字九宮格、找規律,他都一路順溜,並表現了如下亮點:
在1號教室,進門的時候,超超熱心撿起了一把跌倒在門邊的掃帚(這在“考能”是有被訓練到了);在2號教室,當老師還沒來得及對他說“你好”的時候,他先說了“老師您好”,老師用英語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用英語回答;在4號教室,才藝表演,他用英語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爸爸教的);在5號教室,聽故事排順序,他排得幹脆利落;在7號教室,他腦筋一轉,猜出了“小明不穿高跟鞋,小明換燈泡不用梯子,小明是誰”,他說,小明是姚明……
總之,超超人生中的第一場升學考是順利的。
爸爸夏君山的A麵。
兒子被編隊帶走之後,家長們也被分成了幾組。夏君山、南麗這組先被領進了一個階梯教室,做一張卷子。
“一上來就考哪。”有人在嘀咕,被老師聽見了,老師笑道,這不是考,這是問卷,是幫大家梳理育兒心得,也有助我們了解孩子成長信息。
南麗、夏君山兩口子,一起看問卷上的題,“我最喜歡的食品是___________”(爸爸填)、“我最喜歡的風景地是___________”(媽媽填)、“最打動我的一本書是___________”(爸爸填)、“我孩子最喜歡的禮物是___________”(媽媽填)、“我孩子最難得的一次體驗是___________”(爸爸填)、“我們對孩子最大的期待是___________”……
兩口子填到“雙休日我家經常一起參加的活動是___________”,他們填上了“補課”,還覺得挺機靈的,這說明有多重視學習啊。嗬,也確是事實。
接下來,就大眼瞪小眼了,依然是填空,每題5分,你填吧——“子曰:‘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___________,朋友信之,少者___________。’”、“一粥一飯,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維艱。”、“凡事___________,得意不宜再往。”、“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___________,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