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幽州留後(八)(1 / 2)

山字營破軍都都頭劉山喜,原為深州人,去歲投奔劉守光,因其下屬有百多悍不畏死的鄉黨,因此被授予破軍都都頭之職,老鴨堤慘敗時緊緊護衛在劉守光身邊,深的劉守光信任和賞識。

劉山喜是第一批被喚醒後招至帥帳點卯的軍官,等到出來後,他和手下兩個隊正都感到心情異常沉重,心中也憋著好大一團火氣。

與其他基層軍官不同,他們是深知內情的。

破軍都實有一百二十餘人,兩個隊正都是他的鐵杆心腹,左隊劉山青是他老叔之子,算輩分是他遠房堂兄,表序三郎,右隊劉山周是他父親收養的義子,表序五郎,算起來與劉山喜關係更近。

劉山喜本名李小喜,父子兩代從軍,隻憑一身廝殺功夫吃飯。其父李正抱早年為盧龍節度使李匡威部下一個小軍頭,手下百人,俱為鄉黨。景福二年(893年),李匡威的親弟弟李匡籌發動兵變,將兄長趕出幽州,李正抱率鄉黨跟隨李匡威投奔成德節度使王鎔。後來李正抱攛掇李匡威發難,欲奪王鎔之兵權,事敗後和李匡威一起被成德軍殺死。年少的李小喜被部眾保護著逃離成德轄境。

李小喜率眾投奔魏博,至節度使羅宏信處應募,因其部眾戰力不俗,逐漸成為羅宏信依仗的內院心腹。光化元年——李誠中穿越前一年,羅宏信病逝,其子羅紹威繼節度使之位,一心想要徹底掌控魏博六州之地。

要說起天下著名的職業軍士行伍,這個時代有很多,比如河東黑鴉軍,比如宣武元從親軍和廳子都,比如盧龍銀葫蘆都、山後子弟,比如淮南黑雲都……但要論曆史悠久、底蘊深厚,則魏博牙兵為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世有“長安天子,魏府牙兵”之說。

自大曆年間“河朔三鎮”崛起之後,由首任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招募的這支魏博牙兵就在事實上主宰了魏博六州的軍政,自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始,魏博牙兵擁戴田承嗣之侄田悅為節度留後,首開節度使世襲的先例,大唐天下藩鎮割據終於在事實上正式形成,魏博牙兵作為一個職業武人集團也正式登上了曆史舞台。

元和七年(812年),朝廷耗費巨資百萬貫買通魏博牙兵,魏博牙兵擁立田弘正歸附朝廷,為憲宗天子平定緇青、成德、淮西諸鎮,魏博牙兵屢戰屢勝,由是成為天下第一精銳。

元和十六年冬(821年),朝廷任命田布為魏博節度使,率軍討伐成德。征途之中大雪漫天,軍士苦不堪言。田布為討好朝廷,坐穩節度使之位,嚴厲責令全軍日夜兼程,終於引起魏博武人的不滿。魏博牙兵將田布半路拋棄,自行返回魏州,田布羞怒之下自殺於中道。

自此之後,登上魏博軍節度使之位的史氏、何氏、韓氏、樂氏、羅氏,無不由魏博牙兵行廢立之事,而其間魏博軍鎮時叛時附,或對抗朝廷,或替朝廷討伐他鎮,全看朝廷願不願意花錢,也算是百年來天下奇聞。

羅紹威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承繼其父之位的,所以他很苦悶,很想有一番作為。他的心思被在魏博軍中混得風生水起的李小喜看了出來,於是李小喜開始留意了。不得不說,李小喜繼承了父親留下來的部眾,同時也繼承了父親喜好操弄權謀的心術,他立刻建議羅紹威向魏博牙兵動手,妄圖將權柄奪回來。

可惜李小喜和他父親一樣沒有這個命,魏博牙兵百年不倒,豈是易於之輩?他們的反擊相當淩厲,事泄後羅紹威被徹底架空,能否活命都要看魏博牙兵的心情,而李小喜則再次率部逃亡,這次他投奔的是義武軍。

此時的義武軍節度使是年輕的王郜,但軍權卻掌握在他叔父、後院中軍都知兵馬使王處直手中,王郜與魏博節度使羅紹威一樣,有名無實且極度渴望獲得真正的節度使權柄。喜好權謀的李小喜立刻看出了其中的機會,向王郜拚命靠攏,想要再搏一把。他投入義武軍後沒有多久,宣武軍就開始了攻略河北的戰役。

前文已經說過,光化三年(900年),盧龍軍和宣武軍在滄州對峙,宣武大將張存敬出奇兵北伐,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義武軍的地盤上。此時的義武軍是河東軍的附庸,與宣武軍是敵對雙方,敵軍殺至,義武軍當即大恐,緊急商討應對之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