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投其所好,知所應當(1 / 2)

窗明幾淨,陽光和煦,清風送香,璧人成雙。能陪伴在自己的夫君身側,對任何一位妻子而言,都該是極盡溫存的。然而此時此刻,靜徽卻沒有半點甜蜜可言,相反,她靜靜的屏息,麵色平和的等待著夫君開口。他沒有動作,她便隻能怔怔的立著,絲毫不能動彈。

更別說體貼的走過去替他披上帛衣,又或者紅袖添香在側,替他研磨看他提筆。

這便是,靜徽陪伴在夫君身邊最近也是最遠的時候。

好半天,胤禛才從茫然中走出來,恢複了神思。“唔,皇後怎麼還站著,坐吧。”

“是。”靜徽慢慢的將浮在胸口的濁氣輕輕的呼出來,隨即坐下。“皇上日理萬機,當要珍重龍體才是。臣妾親手熬了參湯,已經放在茶水間,等下就讓蘇培盛呈上,請皇上用些。”

“你總是最有心的。”胤禛隻覺得皇後服侍自己十分的妥帖細致,且這些年來,始終不變,眸中的光不禁溫熱起來。“也多虧了有你服侍在側,朕才能安心理政。”

眼中的光彩,也因為皇上的讚許而慢慢的亮起來,靜徽略微垂首,雙頰漸漸的熱起來:“臣妾是皇上的妻子,自當對皇上盡心。”

胤禛淡然頷首,憂從心生:“朕也知道,皇後的身子一向不太好。從前王府之事已然是千頭萬緒,如今入宮,要你費心勞力之事陡然增加,朕實在擔憂你的身子。”

言外之意,莫不是皇上想讓貴妃分擔一二吧?靜徽聽得出來其中的深意,隻含笑道:“貴妃體恤臣妾之心,竟與皇上如出一轍。今日請安,貴妃於景仁宮替懋嬪向臣妾求情。希望臣妾代為向皇上請旨,解了懋嬪的禁足。臣妾想,憐蕊之過終究是憐蕊不安分所致,必然不會遇懋嬪有關。懋嬪雖然有治下不嚴之過,但必然隻是無心之失。臣妾懇請皇上能看在貴妃的麵上,寬縱了她吧。”

“隻一想起日前,貴妃早產的情形,朕便心中難安。索性貴妃與福沛母子均安,倒也算是虛驚一場。懋嬪縱然未必牽涉其中,但終究是難辭其咎”胤禛歲不願意多管後宮之事,但必要的嚴苛與鐵腕還是應當有的。

“臣妾明白,但貴妃與懋嬪乃是多年的好姐妹。懋嬪即便再膽大妄為,也必然不會朝自己最親姐的姐妹下手。隻怕這其中另有名堂,臣妾想來,息事寧人,不是最佳之法。但若是繼續深究,隻怕這後宮裏有是一場風波。皇上才登基不久,穩定人心最為要緊,故而臣妾不想再生是非,還請皇上念在貴妃寬和之心,就寬恕了懋嬪這一回吧。往後臣妾定當悉心教導著,再不會生出如此的亂子了。”靜徽知道,自己的話,皇上未必能聽得進去,但牽扯到貴妃,皇上就是再不願意,也必然點頭。

果果不其然也。胤禛果然頷首:“也罷,貴妃與懋嬪相交多年,必然是知麵知心,朕也不便多慮。何況貴妃看中懋嬪,是懋嬪的福氣。此事又有皇後設想周到,從中擔待,便這樣作罷。”

靜徽慢慢的起身一福:“多謝皇上恩典。”

胤禛示意她寬座,低首道:“貴妃的心頭高,無論是在雍親王府還是宮中,都難免淩傲一些。朕知曉她這性子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但她的心不壞,處事也有分寸。皇後多多擔待提點就是。”

照自己看來,擔待是真,提點是假。若是年貴妃執意如此,自己這個皇後怎麼提點也無非是多此一舉。且真若與她撕破了臉,皇上隻會怪自己不懂事,不顧全大局。這樣的日子,從年氏進王府開始便如是,這麼多年也沒有半點轉圜。叫人心累。“臣妾明白,必然會和年貴妃好好說,還請皇上放心。”

“你這樣識大體,又懂得顧全,朕心甚慰。年貴妃先後誕下三子一女,可謂勞苦功高。如今她已過了蓐期,朕能賞的都賞了,能賜的也都賜了。且她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妃,倒是不急著再晉封。畢竟她還年輕,性子略微浮躁”胤禛之所以不明言,是希望有些話從皇後的嘴裏說出來。

靜徽怎麼會不懂,於是笑容就明豔了幾分:“妹妹是還年輕,不過二十五歲。在皇上身邊侍奉了十多年,總算周到得體。從前府裏的些許是,也是妹妹替本宮分憂,盡心竭力,事無巨細。如今,臣妾上了年歲,身子越發不濟,皇上若是體恤,不如請妹妹再多為臣妾多分擔一些,總不辜負了妹妹一番聰慧。”

“朕正有此意,與皇後心有靈犀。”胤禛滿意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