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摸著下巴,這家夥莫非知道老夫要來,提前搬救兵去了?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
嚴成錦不慌不忙走進正堂,見王華用手撐著腦門,扶台打盹。
“可要開一間廂房睡?”
王華迷迷糊糊,見了這張熟悉的臉,驟然精神起來。
“老夫是找你理論的!何故不守諾言?!”
“遼東百姓被俘三百人,伯安兄不北上,會有更多人被俘,王大人在東宮,應當不知形勢危急。”嚴成錦對著王華道。
詹士府隻管太子讀書,其餘一概不管,王華臉色緩和些:“難道朝中就無將了嗎!”
“本官有個辦法,或許,今後伯安兄非但不用離京,還要留在京城。”
此子常常忽悠太子,王華不會上當:“你說說看。”
“本官與王大人向陛下諫言,令王大人致仕,在京城開辦府學,傳授領兵經驗和計策。”
嚴成錦見王華沉默,又繼續:“若朝中有王越這樣的將領,伯安兄也可走文官仕途,甚至入內閣。”
大明武不如文。
王華一直希望,兒子像自己一樣,走文官的仕途,成為聞名天下的大儒。
“你跟李公說過了?”
“嗯,李公同意了。”
王華麵露狐疑之色,嚴成錦的話和太子一樣,是不能信的,隻能求證李東陽。
他決定去李府一趟。
……
東暖閣,
弘治皇帝又看到王越請乞致仕的疏奏了。
“如今北方未定,朕不能讓王卿家致仕。”
蕭敬躬身道:“陛下,王大人就在殿外。”
怕陛下不許,王越親自送疏奏來了。
“王卿家有五十了吧?”
“陛下,是七十……”
弘治皇帝錯愕地看向蕭敬,王越的身子骨健朗,竟未看出來。
七十的老將,上戰場征戰,確實老了些,蕭敬都有些看不過去:“陛下,不如就讓王越致仕了吧?”
“你以為朕不想,可朝中還有誰可以抵禦北方。”弘治皇帝恨不能像文皇帝那樣,禦駕親征。
見陛下有些怒了,蕭敬不敢回答。
殿門外,不僅王越一人,連同嚴成錦也來了。
“賢侄啊,你說陛下會讓世伯致仕嗎?”
“全看王大人。”
嚴成錦摸不清王華的脾性,不知他會不會來。
王越早有致仕之心,這次鐵了心要向陛下請辭,出於王越常年保護之情,嚴成錦當然會幫他一次。
不多時,小太監出來宣告:“二位大人,陛下召見。”
弘治皇帝狐疑地望著殿門,想不到嚴成錦會與王越一起覲見。
“嚴卿家也是來勸說朕,讓王卿家致仕?”
“臣來麵聖有兩件事,此為其一。”
功勞越高,在朝中越難致仕,並非隻有弘治朝如此,故而,常有官員被隔著皇帝啟用,死在上任的仕途上。
弘治皇帝注視著嚴成錦:“你說。”
嚴成錦猶豫片刻,才道:“朝廷不防在京城,設立一座如國子監的學府,傳授行兵打仗的經驗和計策,以培養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