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右春坊中,王華手握著豪筆在抄講義,準備給太子講儉約。
文吏進來稟報:“嚴大人來了。”
王華和楊廷和微微抬頭。
隻見,嚴成錦穿著紅色麒麟服,跨入半尺高的門檻,迎麵而來。
許久不見楊廷和,似乎圓潤了些。
嚴成錦對著王華道:“王大人,本官已向陛下諫言。”
“你不必跟老夫說,本官為東宮屬官,豈能議政?”王華用豪筆在紙上寫著,不想待見這個家夥。
遼東百姓的安危,固然重要,但嚴成錦忽悠他,也是事實。
老爺子聽說王守仁又出征了,整日提心吊膽。
他亦擔心王守仁的安慰,守仁回來,說什麼也要讓他給王家留個後。
王家書香門第,聞名於江南,不能斷絕香火。
王華默默抄寫,還以為嚴成錦會苦口婆心求他。
誰知這小子轉身回了都察院。
“真沒耐心,勸說幾句,沒準本官就答應了。”
此子來詹事府,定然有事。
楊廷和聽得雲裏霧裏,看向王華:“德輝兄,嚴成錦又要做什麼?”
“向陛下請乞,在京城開辦武學衙門,如國子監一樣,培育將才。”
“朝廷以文治武,武將習武就成了,何須讀書?真是胡鬧!”
先代皇帝當政時,同品軼的武官見了文臣,要下跪行禮。
否則,便是大罪。
但弘治皇帝對這條不成文的規定,並不嚴明,所以,朝中文武爭鬥不激烈,整體還算和平。
嚴成錦幫王越請乞致仕,消息傳遍了宮內衙門。
馬文升老神在在地看疏,頭也不抬:“此子與王越交好,幫他請乞致仕,諸位有何奇怪的?”
“馬公不知,他還順帶向陛下請乞,要辦武子監。”
“武子監?何謂武子監?”
“就是教人領兵打仗的地方,王越致仕後,就到武子監講學。”
值房中一片嘈議聲四起。
梁儲放下疏奏,茫然看過來。
國子監是沿襲元朝的舊製。
曆代皇帝不敢隨意增加或者裁撤衙門。
一來是由於靡費,二來怕會成為弊政。
隻是,朝廷向來以文治武,設立武子監,今後,武官與文官要平起平坐?
文官們是絕不會允許的。
另一邊,兵部和戶部聽聞消息後,同樣軒然大波。
秦紘氣得吹胡子瞪眼。
這小子又插手我兵部的事,兵部尚書給你,你來當?
“此子真說文武平等?”
“殿前的門監傳傳出來的,不會有假,都察院幹涉兵部,逾權了!”
“若平等了,兵部還如何管治文官?明日,爾等隨我向陛下諫言。”
翌日,大清早,
弘治皇帝從乾清宮用膳出來,邊走邊可:“遼東有疏奏傳回了嗎?”
“回稟陛下,還沒有。”
到奉天殿後,金鍾響起,大臣們魚貫走進殿中,麵上皆帶著警惕。
文官們聽說嚴成錦要請乞,設立武子監,要文武平等。
平等?絕不無可能!
秦紘率先站出來,忍著怒意:“陛下,臣聽聞嚴成錦進諫,設立武子監?”
“朕正要商討此事,兵部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