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百官成精(2 / 2)

“不會虧本的買賣,除非朝廷沒了。”

京城的牙行,門檻都踏沒了,全是換銀子的。

棋盤街,一頂藍色的轎子緩緩穿過,嚴成錦撩開轎簾看了眼,又放下來。

“少爺,咱們買不買?”

“區區國債,不買。”

一月過去,京營籌備完畢,京城外,三十萬大軍嚴陣以待。

放眼望去,整整齊齊的士卒,宛如排列好的方塊。

嚴成錦道:“家父戍守不力,隻能拜托伯安兄了。”

王守仁深深地看著他。

仿佛預料到嚴成錦來幹什麼,頗有默契地伸手:“老高兄拿來吧。”

嚴成錦嫻熟地從懷中掏出兩個錦囊,遞了過去:“這是你的,這是我爹的。”

王守仁瞧了一眼,拱手道:“老高兄保重!”

他勒馬轉身,雙腿一夾,馬蹄漸漸變得飛快,京營消失在視野中。

……

弘治十八年,七月初。

距王守仁離京已經十餘日。

內閣,值房。

劉健翻了幾本疏奏,歎息道:“馬公致仕後,吏部的疏奏,都送來內閣了。”

李東陽和謝遷,不約而同地看向嚴成錦。

馬公任勞任怨,常在吏部值房秉公到深夜,處理朝中事務。

要不是這家夥彈劾,又豈會致仕?

嚴成錦低著頭,翻看戶部的賬目,耳朵卻時刻留意著。

謝遷道:“劉公想選吏部天官?”

“吏部是六部之首,豈能空缺,明日,我等便向陛下諫言吧。”

不僅是吏部空缺。

王守仁離開京城後,連都禦史也空缺了。

還有刑部尚書,也無人任職。

嚴成錦想了想,開始在紙上寫寫畫畫,為明日舉薦自己,做些準備。

很快,內閣要舉薦吏部尚書,從文吏嘴中傳遍六部。

酉時,下了值。

回到府上,嚴成錦走進府院中,李清娥便走上來,輕聲道:“相公,韓大人來了。”

在府外,停著一頂紅色的四抬轎子,是韓文的。

韓文見嚴成錦走進正堂,笑道:“嚴大人,內閣要舉薦吏部部堂?”

文吏將消息帶給韓文,是有巴結之意。

但嚴成錦知道,這次的吏部天官人選,不是韓文。

而是王鏊……

弘治十六年時,王鏊的父親王婉去世,他回家奔喪。

直到一月前,才回京任職。

曆史便是如此,還不知有無變數。

嚴成錦也直言:“韓大人不要高興得太早,內閣要舉薦的人,恐怕不是你。”

韓文的笑容凝固在臉上,國庫日漸充盈,這都是他的功勞啊。

“嚴大人知道是何人?”

“知道。”

韓文滿臉疑惑:“誰?”

嚴成錦仔細想了想,才道:“王鏊。”

韓文冷哼:“本官才不信,王鏊剛丁憂回京,三年來毫無功績,豈能白白升吏部尚書,你休要嚇本官!”

本來,想找嚴成錦給舉薦,這家夥竟成心嚇他。

茶也不喝了,拂袖便走。

嚴成錦搖搖頭,正德年間,王鏊遇劉謹壓迫,憤然辭官不出。

而同是遭劉瑾壓迫的韓文,卻風骨玉屹,與劉謹憤然相抗。

相比王鏊,他更希望韓文能升吏部尚書。

但韓文,太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