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仇人見麵(1 / 2)

六月十五,叛軍圍城三日後,琅琊帝親自開了城門,迎叛軍入城。隨即獻上了天子印璽,公布了禪位詔書。

滿城官民嘩然大驚,倉皇逃竄。可叛軍入城後,並未驚擾民眾,隻是快速地接管了城防及禁軍,然後發下通告,隔天後,新帝登基,複大夏國號,稱玄帝。

這場易國換朝的變動來的如此驚心動魄,又如此的悄無聲息。上一刻他們還自稱大釗臣民,眨眼間就成了大夏的子民。

這大抵是曆史上,逼宮篡位最輕鬆的一樁稀奇事。

玄帝繼位,首要一點就是頒布四海安撫詔,詔書中例數琅琊帝登基以來的暴虐行徑,尤其三月前滅寒家滿門一事,最能引起眾人共鳴。又稱雖然易國,但仍沿襲大釗的律令法製,一年內原有賦稅減免三層。

此詔一出,不說別處如何,京都的臣民倒是被安撫的服服帖帖的,即便有幾個憤懣之士,也不過是被略警告幾句,便匆匆饒過。

易國後的第三日,京都恢複了從前的紙醉金迷,鬧市複喧,人們的心徹底地放回了肚子裏。玄帝的第二道詔命又下來了,擇日迎寒浮笙為後。

提到寒浮笙,人們這才想起那位被取代的琅琊帝,以及三個月前,那一場轟轟烈烈的迎後大典!

有人說,鐵衣將軍就是鐵衣將軍,無論如何,她都要成為主宰半壁江山的女人!

也有人說,寒浮笙此舉,是做給琅琊帝看的,也做個曾經對她不信任的那些人看!

又有人問:“琅琊帝究竟去了哪裏?”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沒人見過琅琊帝,而見過的人三緘其口。他就像是從人世間蒸發了一般,仿佛從來不曾存在過一般,消失的幹幹淨淨。也就隻有民間演練的戲曲中,還有他曾經存在的痕跡,但也僅僅是痕跡而已!

誰又知道真假呢?

慶功的喜宴鬧了三日三夜,鳳凰台的簫聲就響了三日三夜。褪去了龍袍蟒服的衛青伊著白衣,束白緞,閑來臨窗一曲,亦或是庭中弈棋一局,身旁伴清茶一盞,梅枝兩三。

寒浮笙總是同他一處,或站或坐,約莫幾十步的距離,剛好能看清他五官的輪廓。無論他做什麼,說什麼,她都以沉默應對。

這日,黃昏脈脈,衛青伊又在庭中擺開了棋局,朝她招了招手,言語溫和,甚至含了一絲兒笑:“賞個臉,陪我殺上一局吧。”

寒浮笙將雙手環在胸前,倚在梅樹下,漠然地看著他。

衛青伊一副受傷的神情,委屈道:“便是個不相識的,你也不是這幅樣子。”

寒浮笙仍舊不言語,隻聽得外頭匆匆腳步傳來,轉頭望去,卻是幼娘趕來,稟說:“大小姐,嫁衣已經製成了,皇上請你過去試試呢。若有不合身的,也好修改。”

衛青伊撿拾棋子的手僵在半空,他臉上的笑容也一瞬間就沉了,目光猶如閃電一般落在了寒浮笙的臉上。他看見,那張冷漠了三日的臉上綻開一個舒適的笑容,聽見她輕聲說:“我這就去。”

語畢,人已經起身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