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死後(1 / 2)

“死者身後留下了什麼?”

我們每一個人死之前會留下什麼?

墓碑總會坍塌,數十年過去以後,上麵無論刻寫了什麼,總會變得模糊不堪,以至於無法辨認。

過去沒有人會去照料墳墓,墓園往往會被新埋進去的死人重新分配。

隻有死者的孩子、父母才會去祭奠死者,孫輩們已經很難得去一次,曾孫們幾乎從來不會去。

在大都市,死者應該得以長眠地下,獲得永恒的寧靜,但他們的屍骨常常會受到侵擾。

也許是為了更為充分地利用土地,重新開發利用鄉村墓地,那裏會建起新的住宅小區。

土地越來越擁擠,對死者來說是如此,對活著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半個世紀的安寧長眠對死去的人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奢侈,也許也隻有在電被發明之前,人們擁有過這樣的奢侈。

在整個星球都在死去的時候,誰又會關心一個人的身後事?

地鐵裏幸存下來的人每一個死後都不會得到安葬,他們甚至不敢奢望,自己死後的身體在一個星期之內可以不被別的生物啃噬幹淨。

遺體殘骸有權利存在到活著的人忘記它們曾屬於誰為止。

人總會記得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同窗、自己的戰友,但這種記憶隻夠三代人使用,確切來說也就五十餘年的時間。

人類是何等健忘,有一天自己祖父和自己同窗好友的模樣終究會在我們的腦海中消失,而在某一天也會有人把我們放逐,趕出自己的記憶。

關於一個人的記憶也許會保存得比一具骨骼長久,但當最後一個記著我們的人也離開人世的時候,我們也會隨著他一起溶解在時間之中。

照片?誰現在還拍照片?

拍了照的人又有誰還會保留著照片?

從前在每一個家庭厚重的家庭相簿之中都有不少泛黃了的老照片,但翻相冊的人卻很少會十分確定照片中的哪一位才是自己的祖先。

也許這些照片對逝去的人來說是一張死後從他們身體上取下的麵具,絕不是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根據他們複製做出的石膏像。

這些照片上,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總會比記在活著的人心中的要腐爛得慢一些。

但還會留下什麼呢?

“孩子們?”

荷馬用手指輕輕碰了一下燭光裏的火苗。

他是一個孤苦無依的單身漢,曾思索過這件事,阿赫梅特的話到現在仍刺痛著他。

他注定無子無女,再沒有可能繁衍自己的後代,

他重新拿起了筆。

“他們的外貌與我們有些許相似之處。在他們的線條中隱約有我們的影子,他們的麵孔神奇地融合了我們與我們的愛人的特征。

從他們的姿勢、眉毛的弧度之中,和帶著感動的鬼臉之中,我們能看到自己。朋友們會對我們說,我們的兒子和女兒跟我們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也許是在告訴我們,在我們閉上眼睛、心髒停止跳動時,孩子們將會延續我們的生命。”

但我們每一個人並不以原本的麵目存在著,而我們的孩子是我們原本麵目的複製品。

我們存在的方式就像喀邁拉一樣,我們每個人都由父母的外貌和父母的內在組成,我們的一半來自於母親,另一半來自於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