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瞞天過海(1 / 2)

鄭冠華用一連串的問題把會議室時的氣氛搞的很緊張。

公安、安全生產部門的負責人麵如死灰,用驚恐和絕望的目光不斷巡視著在座的各個常委。

不過,幸好鄭冠華隻是恐嚇他們,並沒有也不準備拋棄自己的部下。

鄭冠華說道:“現在,大家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坐在同一條船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根據省市領導的指示,依據目前的調查結果分析,這是一起明顯的針對礦管辦工作人員的報複性案件,也就是針對國家公務員人員的報複傷害案件。”

說到這裏,鄭冠華停了下來,眼睛看著公安局的領導,希望從他們嘴裏得到支持的證據。

他引用省市領導的指示倒是不必求證的,省市領導太多,完全是一個泛指的概念,誰也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更沒有權力去求證是哪一位或哪幾位領導作出的指示。

毛順峰副局長順著鄭冠華遞過來的杆子爬了上去,剛才還失魂落魄,有了上級有關領導的指示和書記的話壯膽,開始活力四射,於是從口袋裏掏出一份報告。

他邊看邊用不容質疑的語氣說道:“鄭書記、各位領導,從現場勘查的情況來看,這是一起經過精心策劃、有準備、有預謀,以自殺的方式報複礦管辦幹部的重大惡性案件。”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炸藥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爆炸的,隻有在精心的準備下,才有可能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情景下發生爆炸。”

在常委會召開之前,公安局的幾位領導向鄭冠華彙報情況時,用的就是這份報告,當時張東峰也在旁邊。

報告簡單介紹了爆炸現場的相關情況,並沒有給案件定性,更沒有描述是自殺性報複案件。

從常委們驚異的表情來看,他們相信毛順峰所說的正是他手裏拿著的報告的內容。

隻是,毛順峰說得越多,出現了明顯的漏洞。鄭冠華擔心說的越多越麻煩,及時阻止了他的發言。

在此時的特殊氣氛下,鄭冠華隻需要讚同他意見的支持者,而不是完整的邏輯推理來驗證他的決定。

毛順峰的話已經讓鄭冠華的勝券在握、底氣十足了。

現在,鄭冠華上有領導的指示、下有公安局現場調查的證據。在整個環節中,他隻是起到一個總結定性的作用,將來調查鬧出什麼定性不準的亂子,他也不會為此承擔過多的責任。

說實話,事情到底如何?張東峰也不清楚。不過,為了逃避責任,如此草率地下結論,實在有些兒戲了。

接著歐陽明輝表態,堅決支持鄭冠華的意見。

雖然平時兩人不太和諧,但是麵臨上級追責的危險,二人惺惺相惜,完全站到同一條戰線上。

攘外必先安內。如果某人敢於在此時利用重大事故做文章,除非已經得到了上級的授意或者堅定的堅持,否則,在緊急情況下對對方的否定,亦即是對自我的否定。

鄭冠華定了大方向、定了大原則。

歐陽明輝口才不錯,暢所欲言,把鄭冠華的觀點和思路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歐陽明輝麵對重大事件表現出來的風格還挺不錯。

歐陽明輝不僅表態說理,還對如何應對眼下的緊急情況,如何製造材料向上級彙報,以充分的事實依據對事件定性提出了創造性的意見。

歐陽明輝在這種情況下敢於暢所欲言,因為此一時、彼一時。

說實話,此時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把常委會研究的信息透露出去。

討論人事任命則不同,人事任用的後麵總會站著某一個可以代表某方力量的人。討論的對象順利通過,提名者會把討論的意見通報出去,讓被提拔者心存感激,從而夯實自己的政治基礎。

而提名競爭者的失敗,也會向自己所提名對象通報信息,堅定反對力量,以便增加反敵製勝的力量和概率,這就是為什麼討論人事問題,常委會如同公開開會的重要原因。

歐陽明輝簡述了堅定的支持意見之後,部署了具體工作,最後說道:“今天晚上,公安局和負責安全生產的部門要對全縣的非法製造爆炸物品的黑作坊、煙花爆竹企業進行一次地毯式的大檢查、大排查。”

“所有的無證照企業、接近居民區的企業,要無條件地關停,而且要給予處罰。不過,處罰要掌握分寸、掌握原則,平息矛盾而不能再激起矛盾,不能再給縣委縣府添亂。”

“可以真處罰、也可以處而不罰,看具體情況酌情掌握。罰單的時間一定要提前,存根要對號入座,不能讓上級機關或者記者看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