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狼笛向著顧狼笙一抱拳,應了聲“得令”,一溜小跑出去了。顧狼笙看著弟弟的背影,先是笑了笑,然後又憂愁地皺起眉頭。
部落裏的人們聚在一起吃晚飯的時候,顧狼笙告訴了眾人她還馬的決定。雖然有族人悄聲嘀咕,但沒有人真正出來反對。
值守漠北大營正門的軍卒,遠遠看到有人騎著馬過來,軍卒們紛紛張望。等到來人越來越近了,有人小聲道,“哎喲,這不是狼笙姑娘嘛,是她吧。”又有人道,“哎,她一個人,怎麼還牽著一匹馬。”
有眼尖的守門軍卒說道,“她牽著的那匹馬,怎麼瞧著像是前天楊校尉送給他們部落的那一匹,她這是……”
行到大營正門附近,顧狼笙下了馬,把兩匹馬牽在手裏,邁步走向營門。
此時已經認出來者是認識的女子,守門的軍卒們紛紛向顧狼笙行禮打招呼,“狼笙姑娘,你好啊。”,“狼笙姑娘,好久不見。”,“顧家小娘子,是辦事路過嗎,喝水嗎。”
顧狼笙走到了營門口,曲肘舉臂在胸前,略略躬身,向軍卒們行漠北族人的禮,然後又對著眾人微笑道,“我來,有樁事,請問聲,營中的楊校尉在嗎?”
軍卒們發出善意的哄笑聲,有人應道,“原來是找他,我替你去傳個話,狼笙姑娘你請稍待片刻。”
顧狼笙微笑道,“有勞。”
有軍卒往大營裏去傳話,其他軍卒們紛紛向顧狼笙搭話。
漠北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有數十個,顧山海的這個部落是其中極小的一個,論人數、帳篷數和牲畜數量都排不上號。然而顧山海為人重情重義、一諾千金,又願意收容“離散人”這樣的弱小,他的名號在草原上並不亞於那些武勇的漠北族英豪。
部分漠北族人對中原人帶著敵意,不與接觸,甚至不願意對話。顧山海本人在中原地區生活多年,他對族人和漠北三州的天晟百姓一視同仁,自從天晟朝設立了漠北三州,通了商,顧山海常往三州去,向來漠北的商人們售賣貨品。
一來二去,顧山海不僅和三州裏的大小商號相識,亦和往來三州的中原行商相識,還認識了衙們裏的部分官員,以及漠北大營裏的軍士們,連著著,這些“中原人”們也知道了顧山海家中的情況,對他的一雙子女顧狼笙和顧狼笛亦是熟知。
在營門口等待的時間,守門軍卒們和顧狼笙閑談,顧狼笙便詢問起之前族人們帶著顧狼笛來大營“討要說法”的事。
有守軍道,“不是咱們偏向著誰,事情的起因經過就隻有小陸和那三個孩子知道,並沒有旁的人看到,咱們也是‘聽說’。咱們把咱們聽來的告訴給小娘子,小娘子心中且自判斷吧。”
從守軍這兒聽到的經過,和從弟弟那兒聽到的,兩相比對,大差不差,顧狼笙心想:那臭小子,倒還不敢騙我。
說話間,剛才去傳話的軍卒帶著一個人走了過來。
李旭聽說是“顧首領部落的狼笙姑娘”找來,還以為是家人再次為著顧狼笛被打的事而來,又一問,知道顧家小娘子一人兩騎,單獨而來,心中便已經猜著幾分。
對顧狼笙,李旭早已聞其名,他來漠北的時間不算長,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姑娘。
隻見站在營門口的年輕小娘子,鵝蛋臉,柳眉彎彎,粉麵桃腮,單看相貌,很有幾分江南女子的溫婉水秀,一頭烏油油的長發在腦後簡單地挽成髻,斜插一枝木簪,通身上下沒有一處繡花,亦沒有一件首飾。
這麼個打扮樸素的年輕女子,眼神清澈、堅定,眉宇間自有一股豪氣。
見軍卒帶著人過來,又見李旭身上所穿的服製與別個軍卒不同,顧狼笙先是道,“這位便是營中的楊校尉吧。”說罷就行了漠北族人的曲臂禮。
李旭亦向顧狼笙行禮,微笑道,“狼笙姑娘,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