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失敗的偷襲一(1 / 2)

按照孫德旺主持軍議的結果,蒙山寨主力不等官軍上山便主動出擊了。

張家寨是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落,曾經擁有百餘戶的村子如今不足百人了,寨牆已經殘破不堪。對於蒙山寨卻意義非同小可,因為這個寨子位於山寨出山向西的咽喉。

於是做出了偷營的決定。孫德旺派人召集各隊隊長軍議,吩咐宰一口豬,讓今晚出征的兒郎們飽餐一頓。

帶隊的是三當家孫德明,出擊的兵力為第一、第三和第八三個步隊和三個充當輔兵的緇兵隊,總計共五百戰兵和近四百緇兵,攜帶了約一百八十支洋槍,其餘的都是大刀長矛,弓弩等傳統的武器了。緇兵的武器連大刀長矛也不是人人都有,他們是準備跟著戰兵衝進莊子搶東西的。山寨以劫掠為生,官軍正是最好的搶劫對象,槍支彈藥不必說,軍服,皮靴都是山寨的緊俏貨。山寨的寨規,除卻如洋槍類的軍械,一般性的東西誰搶著歸誰。按說緇兵是撈不著什麼東西的,但孫德旺與劉豫才判斷,既然官軍將張家寨作為進攻蒙山的前進基地,必然會囤積大量的糧食,而糧食正是山寨最緊缺的物資,所以,跟隨戰兵出整的三個緇兵隊除了帶著必要的擔架,更多的人拿了繩索扁擔口袋等,準備將張家寨的糧食等挑回來。

出擊部隊乘著天黑,向駐紮在山下的官軍發起了偷襲。

凡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凡是江湖便有派性。蒙山寨兩千餘人馬,實際上分了兩大派,孫德旺兄弟的坐地派和劉豫才周花南的外來派。五當家農孟夫本是蒙陰富戶,攜巨款投奔蒙山寨的時候,劉豫才和周花南還在河南轉悠,所以農孟夫也可以算作坐地派。

出擊的第一隊是孫氏兄弟的親信戰隊,第三隊卻是劉豫才帶上蒙山的老底子,加上一個以最近幾個月才由上山的雜兵組建的第八隊,這樣的安排彰顯了滲透到中國人骨子裏的中庸之道。

對大頭領這樣的安排,幾個頭領都沒有異議。

對於出擊部隊的頭領,周花南提議由八隊隊長龍謙帶領,但孫德旺以龍謙資曆太淺、無法服眾為由拒絕了四當家周花南的提議。周花南之所以提名龍謙,是因為這位入夥時間雖短,但能力出眾戰功屢立。在周花南看來,組建最晚裝備最差的第八隊實際戰力卻是山寨第一。不過除掉周四當家,沒人承認這個判斷。

山寨對外征伐一般都是三當家孫德明負責的,自孫德旺占據蒙山即如此,麵臨強敵,孫德明親自帶隊出征是理所當然。周花南建議再派一個戰隊,但孫德明認為晚上的摸營是偷襲,不在兵力多而在於出其不意。隻要以突然襲擊的辦法擊潰官軍前鋒,這仗就贏了一半。

孫德明的看法得到所有頭領的讚同。這年頭打仗就是打的士氣,首戰得勝,勝方的士氣便提起來了。而另一方必然氣沮,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八成要失敗。

戌時隊伍出發了。劉豫才趕到部隊出發地,看著三個步隊在用過豐盛的晚餐後亂糟糟地整隊。太陽早已落山,光明寺前的空地上擠滿了穿著五花八門服裝的嘍嘍兵們。春節已過,但春天尚未真正到來,入夜後的山頂寒氣逼人。劉豫才和周花南巡視著正在列隊的隊伍,周花南低聲歎息道,“八隊成立最晚,但是已經超過咱們老三隊了,你看人家﹍﹍”

劉豫才的目光早已定在整隊完畢的八隊身上。說亂糟糟其實不確切,龍謙的八隊便很安靜,百餘人的隊伍排成了三人一列的橫隊,龍謙正站在隊前講著什麼,大概是今晚作戰的注意事項吧。

“原來都笑話小龍子整天練隊列是吃飽了撐的,依我看這才是練兵的秘訣。這些屁也不懂的家夥硬是讓他練的有規有矩。真是奇才。”說話的還是周花南,“早些讓小龍子統抓山寨練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