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格局(上)(3 / 3)

這融合之道,難在西北之地,杜文秀正在宣揚的黃帝衍生說,也是儒教的一個變種,別看杜文秀近期的進展不錯,但隨著黃帝衍生說的推進,矛盾也是一觸即發的。

對於西北,楊猛用了斷根之法,從底層用利益拉攏百姓為黃帝衍生說的信眾,底層推廣之法是要受中層、高層製約的,一旦杜文秀觸及到了西北中高層的利益,教派火並的號角也就吹響了,這可不是死幾萬人能解決的事情,弄不好這西北之地就是一個可以隨意埋葬幾百萬人的流血之地。

楊猛之所以要調回馬青虎,雖有提高其地位的用意,但真正的原因,卻是近期斬斷杜文秀的臂膀,遏製教派衝突提前爆發。

西北之地一旦內亂,盤踞在大清北方的峨羅斯也就有了大好的機會,同時麵對太平軍、撚子、英法美、峨羅斯,楊猛沒有一絲的勝算,而且如今的峨羅斯沒有大規模開戰的國力,與其小打小鬧,不若給峨羅斯一些時間蓄積國力,到時候大戰一場也值當的。

內壓太平軍與撚子,外禦英法,就是楊猛對大清格局的規劃,這樣一來,以雲南的實力,以英法綿長的海上補給線,戰爭規模還在可控之中。

隻要近期一戰,幹挺了英吉利,法蘭西也就是個軟貨,米利堅的內戰近在眼前,到了那個時候,楊猛就有能力進軍西北了,以舉國之力戰於西北,自西北而上肢解北極熊,沒有外在的壓力,這事兒還是有幾分勝算的。

楊猛謀劃的局麵太大,他也沒有獨撐大廈的心力,丁泰辰與秦子祺就是楊猛的左膀右臂,丁泰辰掌政務、秦子祺掌人事、楊猛握軍權,以三人之力支撐這個大局就是楊猛的想法。

秦子祺對於國際局勢,已經有了相當的理解深度,但丁泰辰還差了許多,單獨拿出時間為丁泰辰補課,就是楊猛替自己分憂解難的法子。

三爺顛覆性的解讀國際局勢,讓丁泰辰陷入了沉思之中,拋卻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聯,將紛爭用教派之爭來解讀,可不是那麼容易能理解的,沉吟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丁泰辰才開了口。

“藏邊三**王、西北的杜文秀、明湖的夫子團,可是三爺用於教派之爭的手段?”

短時間之內,想要理解三爺的話,丁泰辰也沒那個本事,但通過三爺的手段,丁泰辰可以間接的理解這些東西,有了實際案例,間接的理解並不難。

“嗯!不錯!能想到這些,你小子算是入門了,所謂攘外安內尊王攘夷,不過如此!

朝廷所謂的攘外安內架子小了一些,洪楊,賊匪而已,舉手可滅之存在,洋夷與洋教,才是大患,變亂儒教的大禍患!

若要抵製洋教,儒教是唯一的利器,舍此之外,其餘的教派,都沒有兩千年鬥爭經驗,儒教,老祖宗智慧聚集的地方,一個老子化胡,就能讓咱們平定藏邊、草原與西北,待到儒教一統之時,才是咱們真正發力的時候,西北再往北,就是開疆拓土的地方!”

楊猛的回答很不具體,讓丁泰辰自己思考,也是快速學習的法子之一,現在無論是楊猛還是丁泰辰,都沒有時間沉浸在故紙堆之中,找尋那些智慧的火花,大概理解、倉促行事,也是世道給兩人的抉擇。(未完待續。。)

【名書樓】www.mingshulou.com,為您提供精彩免費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