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部署(1 / 3)

開戰,英吉利所能攻擊的區域,無非就是五大商埠與津口,津口是楊猛無法涉及的地域,這五大口岸的防禦,卻是以廣州與上海道為主的。

對五大口岸的地形與海路、河道,英吉利應該是清楚的,有了英籍的引水員,進入五大商埠,對英軍來說輕而易舉,想要做出有效的防禦,無非是修建炮台而已。

大清的炮台,勉強可用,楊猛要做的事情,一是在炮台上加裝新式火炮,在五大商埠建造彈藥廠;二是在五大商埠布置大量的兵力。

艦隊,無疑是個靈活的存在,想要防禦英軍登陸,一兩千,或是三五千人馬,都是不足夠的,想要有效的應對與拖延英軍的步伐,沒有萬餘人的兵力,很難做到。

廣州已經有了兩萬餘民團,廈門、福州、寧波,這三處需要的人手可以少一些,萬餘人就足夠了,但上海道,卻是英吉利最有可能攻占的地方。

三萬人,對於上海道來說,還有些少呢!廣州兩萬餘,廈門、福州、寧波各一萬,上海道三萬,這就是八九萬的兵力呐!

想要做這樣的部署,楊猛也需要向朝廷請旨的,人員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之前楊猛已經向五大商埠派出了一批新軍,如今這些商埠,應該都有幾千可用的民團了,擴軍與否、朝廷應允與否,對五大商埠的防禦,基本沒多大實際的影響,畢竟楊猛已經將事情在暗中做完了。

五大商埠臨海炮台,增加火炮數量。增加新式火炮。才是最大的難題。幾十門火炮、百餘門火炮,這樣的小炮台,對艦隊來說,正好是標靶,不說英吉利的印度艦隊,單單即將到來的額爾金艦隊的那三十艘戰艦,就不是這些小炮台能對抗的。

大口徑、大威力的白銅巨炮,楊猛的手裏有差不多五十門的樣子。除了虎門裝備的三門之外,廣州的炮廠還有十幾門,雲南那邊有三十幾門,這些白銅炮,出現兩三門,或是五六門,都是可以的,但幾十門成批量的出現,就說不過去了。

法蘭西的岸防炮,多半還在倉庫之中。廣州炮廠鑄造的巨炮,從米利堅進口的重炮。也大多都在倉庫之中,楊猛之前建造的炮台雖然有一些,但大部分的炮台,是不足以對抗幾十艘戰艦組成的艦隊的。

這麼多岸防炮出現在炮台之上,怎麼解釋也是個大問題,而且裝備之後,朝廷會不會挪作他用,也是個好大的問題。

臨時裝備用完之後撤走是個辦法,但是,這麼玩隻怕被英軍戳準了時機,萬一哪一處被攻陷,讓英軍在內陸有了紮實的據點,那問題可就大了。

裝備不成,不裝備也不成,因為這一場戰爭就除去大清朝廷,更是得不償失,楊猛還指望著大清朝廷,背起肢解峨羅斯的黑鍋呢!

“計長,遇到麻煩了,這五大商埠的炮台和兵員是個問題呐!這事兒該怎麼與朝廷分說呢?”

進退兩難,依著朝廷的意思八成是要等英吉利打來了再反抗,但那樣做,容易丟失先機,廈門、福州還好說,廣州、寧波、上海道,是一處也不能丟的。

丟了寧波危及上海道,丟了上海道,英吉利弄不好就要大肆利用太平軍,有了雲煙消耗大量的煙土,大力禁煙的太平軍與英吉利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利害關係,兩者合作攪亂大清,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兒。

至於廣州,是萬萬不能丟的,丟了其他四大商埠,楊猛還有機會奪回來,丟了廣州,幾乎就是個滿盤皆輸的局。

“三爺,可用之人近在眼前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