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昨天我們也以實際行動做了答複,在此事上我方不惜一戰!”
底氣雖說不足,但心氣兒要足。趾高氣揚的巴夏禮惹得楊猛不快了,若是將來有機會。楊猛必定要加倍的報複英吉利。
所謂的心胸,在楊猛的眼裏屁都不是。沒本事,你再樂善好施,再仁義熱忱,都免不了要受欺負的,如今的國際局勢就是這樣,一國想要崛起,必然也把別國當做踏腳石的。
你不欺人人欺你,所謂的心胸,就是站在巔峰憐憫腳下的人而已!
一個國家,以德報怨,難免要留下軟弱可欺的口實,難免要在一些事情上吃虧,所謂吃虧是福,那是騙人的玩意兒,國家不僅在長遠的事情上不能吃虧,就是星星點點的小事兒一樣不能吃虧,吃一次就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有無數次,國家報複,才是楊猛最想看到的東西。
“楊部堂的話不要說得如此決絕,不惜一戰,你們有什麼底氣來說這句話呢?
以你們清國的人口嗎?據我所知,貴國這些年一直是災荒連連的,許多民眾都在餓死與餓不死邊界上掙紮求存,一兩場小的戰役,貴國或許可以支撐,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一旦爆發,迎接你們的將是數不盡的災難!
四萬萬人口,糧食的壓力想必也不小吧?貴國的雲煙,有多少是換取了米利堅的糧食?
在這一點上,我是極為佩服楊部堂的,恐怕以雲煙換糧食的設想,也是您提出來的吧?
可一旦貴我雙方開展,貴國的糧食進口,還能繼續嗎?
在這裏我也要給楊部堂分析一下貴國周邊的局勢,米利堅是產糧大國,一旦開戰,我方必然要要對貴國進行一定程度的商品禁運,其中就包括了米利堅輸送給貴國的糧食和軍火。
貴國的緊鄰印度,雖說前期脫離了大英帝國的懷抱,可依據目前的形式,印度的淪陷,也就在這一兩年之中,之後是緬甸、暹羅,沒了米利堅、西亞和東南亞的糧食供應,貴國的政府怕是要麵臨巨大的糧食問題了。
而且,貴國國內還有一場波及產糧區的大規模戰爭,近幾年,貴國的財政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了,再與我們大英帝國開戰,貴國的皇帝,難道要做前朝的皇帝?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貴國的岸防明顯不如楊部堂想象的那麼堅固,昨天的虎門炮戰,隻是我方對貴國的一次試探而已,貴國的消耗恐怕不小吧?
沿海一帶的其餘四個商埠,也有這樣的防禦力與財力嗎?也有楊部堂這樣精通戰爭的大臣防守嗎?
楊部堂,您最好在二十天之內,給我們肯定的答複,不然貴國的海疆,可要遍布硝煙了!”
果不其然,英吉利終是抓住了大清和楊猛的軟肋,而且一抓就是兩個,財力與糧食,是根本無法遮掩的軟肋,總而言之就是國力不濟呐!
“巴夏禮,你這是在要挾老子嗎?”
五大商埠的安危,楊猛並不擔心,實在不成,楊猛還是有絕戶計的,但津口就不好說了,那地界想要防守的話,難度太大,防守的區域太長。
“您可以這麼認為!貴國的國力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對外戰爭,與其將來委曲求全,不若現在全身而退呐!”
若是葉名琛那廝主導這次談判,若是巴夏禮的理由和條件到了京師,這次的談判,可真就要按著英吉利的意思來了,可惜,這大英帝國遇上的是他楊三傻子!(未完待續)
(四庫書www.sik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