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離世(2 / 2)

他早早就開始關心棉花的產量,糧食倒是其次,最主要是棉衣的儲備,他知道後麵將士們最需要的就是棉衣。

這位老者是一點也不愛幹淨的,有時與他說累了,便席地而坐。他說見到黃沙他便覺得親切,黃沙是最幹淨的東西。

“我這一生隻有一個盼頭了。”常嵩的話言猶在耳。

“老夫雖然在上梁待了十幾年,可腦中更鮮活的景象是無邊無際的茫茫沙漠。二十多歲我便帶著使團出了關,前路是何模樣我全然不知,自然也是膽顫得很。可北方西戎虎視眈眈,大周隻有與西域交好,才能保邊疆太平。二十七歲,我第一次帶團出使,就險些在路上被渴死,又遇到豺狼,曆盡磨難才向西域諸國獻上大周的見麵禮;三十歲,我已經遊遍西域,遊說諸國積極與大周貿易,西北商道終於熱鬧了起來;三十四歲,我親自送長樂公主到西域和親,以求秦晉之好,那排場叫諸國好生羨慕;三十九歲,我在敦州,得知西戎準備東犯,當即連夜趕路請求西域幫助,這才斷了西戎突襲的念頭……”

“這西北大地,我常嵩踏遍了每塊土地。落日、城牆、孤煙,這十幾年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每每午夜夢回,我便夢到自己持著節杖、腳踏細沙,耳邊駝鈴悠悠。西域商人、戍邊將士、沿線驛丞,無一不識我常嵩名號,那真是一段生機勃勃的歲月啊!”

“我痛恨西戎奪了大周的商道,那是我看著它熱鬧起來的。我怎能接受它再次冷寂下去?此次來到邊疆,我常嵩已向皇帝表明了決心,西戎不滅,我常嵩決不回京!郭將軍未經曆過這些,可能無法理解老夫的決心,但請相信,老夫必定全心全力助將軍一臂之力……”

常嵩沒有食言,他殫精竭力,卻最後倒在了曾經傾注心血的土地上。

遠處的靈幡被寒風襲卷,向上飄揚著。

告別是短暫的,可記憶是長久的,這片土地會記得,曾經有個人,嘔心瀝血地經營起這塊貧瘠的土地,讓它也熱鬧了一回……

*

漣漪第一次收到郭懷清“訴苦”的信件。

“將士的生死,遞上來的不過是幾個數字罷了。盡管生死已經變得這麼習以為常了,可我仍舊無法適應這種告別。常大人走了,我一整日寢食難安,他還未等到我翦除西戎。我這次出征,無數人助我渡我,可我好像做得並不出色……”

字裏行間,無一不透露出懷清的悲痛與自我否定。這個悶人,總是喜歡獨自承受痛苦,漣漪總是希望他能再敞開些,可如今他與她剖白了,她又十分不是滋味。

他本應是誌氣得意的,二十一歲一朝成名,二十二歲被封為定西將軍,這等榮耀無人能及。如今他二十三了,已經是萬軍統帥,位越高,他所擔的責任便越大,常大人離去的責任,他自然便包攬了。她提筆寫信,期盼自己的言語能夠撫慰他的悲鬱。.伍2⓪.С○м҈

“人活一世,若隻求個善終,又有何意義?生活的過程才是世人追求的目的。不論是常大人、霍大將軍還是大周犧牲的將士們,他們浴血奮戰、保家衛國,黃泉下若談起生前的功績,也必當洋洋得意。後人們也皆會懷念他們。將軍之痛,漣漪感同身受,也願與你共同承擔。但作為妻子,我始終認為我的丈夫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攻打西戎是大周人人懼怕的,將軍卻接下了這個擔子,這已經需要無比的勇氣。何況將軍更是守住了城池,奪得了城池。漪與腹中的孩子皆以你為傲。盼將軍重新振作起來,早日攻下西戎,我和孩子等你歸來。”

字字句句,雖簡單卻懇切,郭懷清在蠟燭下又是反反複複看了數遍。

他的漣漪真是好口才,短短幾句話,便消除了他的煩悶。他幾世福氣,才修得今世的緣分。

寒天凍地,一切生命都在沉寂著,但他們並未就此長眠。他們在等待著春風,等待著解凍,等待著破土的那一天。郭懷清覺得,那一天不遠了。

。您提供大神梁阿滿的將軍婚後成寵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