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第二章 好姐姐(2 / 3)

“淳嬪的誕辰在主子之前,也不見萬歲爺有什麼表示,可見主子您在萬歲爺心中是千斤的秤砣,重著呢!”

如妃伸手撫了撫額發,說:“好了,別再顯擺你的巧嘴了,雅善那邊可否妥當?今兒個好日子,我得帶她也去聽聽戲。”

素英點了點頭笑說:“公主打早就嚷嚷著去聽戲。”

如妃搖了搖頭,說:“小小年紀聽得懂什麼,這丫頭可不是為了聽戲,她是盼著見她的五哥哥!”

自元旦後,五阿哥忙於學業,不曾再去過永壽宮,兩個孩子隻在上元節的家宴上見過一麵,此後便一直沒有機會再見,好不容易盼來如妃誕辰,他們兩個才能在誕辰宴上見上一麵。

果然,如妃領著雅善一進暢音閣,就遠遠望見了台對麵閱是樓上的皇帝、妃嬪以及幾位皇子,當然還有她的五哥哥綿愉。

綿愉似乎也注意到了雅善和如妃的身影,臉上立馬掛起了笑意,許是坐在眾位兄長身邊,又礙於皇帝在場,他顯得有些拘謹。

直到雅善與如妃入座,兩個孩子才有機會說話,但又不敢說得太大聲,他們的聲音也大不了,不久戲就開唱了,鼓瑟吹笙,好不熱鬧,完全掩去了他們細微的談話。

一派笙管蕭笛,吹出台上的伶人粉墨登場,個個穿得花花綠綠,認不出究竟是男是女。以一場《天官賜福》的應節吉祥戲為打頭,又連演了《上壽》、《送子》等幾出送上祝福,自然也有今日真正的主角如妃平日喜愛的曲目連番上演。

孩子們看得最高興的還是那些熱鬧的玩笑戲,像是《打城隍》、《探親相罵》,另外也點了《偷詩》、《琴挑》、《借茶》、《夜奔》、《下山》這類的折子戲,有些唱詞較為深奧,孩子們聽不懂,隻能看伶人的唱念做表,精彩之處跟著大夥兒來拍掌叫好。

最為精彩的當屬小尼姑裝扮的童伶從上場門的門簾後現身,小童伶腦袋圓圓,身量不高,當手裏執著的拂塵當空一甩,笛、笙、弦子、琵琶頓時一起繚繞而起,接而從他嘴裏唱道:“昔日有個目蓮僧……”這一亮嗓,霎時驚豔全場。

他的聲音尖脆嘹亮,傳到每個人的耳中,再看那身段以及唱白拍子都拿捏得十分準確,活像個從戲裏走出來的小尼姑,功夫了得,可看來也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孩童吧!

而近高/潮數羅漢那一段,曲牌一路轉到《哭皇天》,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他要做出多種羅漢的情態以及身段,一會兒一個樣兒,看得人眼花繚亂又十分好看。.伍2⓪.С○м҈

直到唱腔刹住,整個台下幾乎同聲喝彩,連連叫好,當然也有最為滿意的嘉慶皇帝,他恨不能跳到台上再次歡呼!

“小尼姑姐姐唱得真厲害!”就連對戲曲絲毫不熟悉的雅善也對台上漂亮的“姐姐”大為讚歎。

可誰知她才開口,又引來一片笑意,雅善分不清這笑聲是為了台上精彩的表演,還是因為她說了什麼惹人哄笑的話?

“九妹妹怎亂叫姐姐?”

雅善抬眼看去,說話的是三貝勒綿愷,他藏著古怪的笑容,像是不認同她的看法。

“嬤嬤說男子出家為和尚,女子出家為尼姑,台上的尼姑應該比我大,難道不是叫姐姐?”

雅善說得好似有理,可又立刻引發了另一陣的哄堂大笑。

這時候,如妃終於忍不住看著皇帝開口:“萬歲爺,今兒幾出戲真真精彩絕倫,尤其是那段《思凡》①表演,我瞧著那孩子也左不過七八歲,確實不容易,您瞧著……”

“哈哈,朕明白,張進忠,傳那孩子進禦前受賞!也好讓咱九公主看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