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關鍵所在(2 / 2)

於禁的眼神透著焦慮不安,但臉色還算紅潤,隻因關羽下令善待於他,因此每天都有酒有肉,床上也有幹淨的被褥,恭桶也有關府的下人每天準時倒掉。

看到走進來一個器宇軒昂,錦衣華服的公子,於禁下意識起身打量來人,兩道目光交織在一起。

於禁畢竟是降將,很快氣勢就有些不足,拱手道:“敢問這位公子是何人?禁這廂有禮了。”

螻蟻尚且貪生,正常人都有怕死之心,像龐德那樣視死如歸的畢竟是少數。

於禁惜命,因此向關羽投降。

但難堪的是,關羽不相信他是真心實意的投降,因此並不接受。

好在兩人當年薄有交情,因此於禁保住了性命,與被俘虜的三萬魏軍全部被押解到了江陵。

因為人數太多,烏泱泱的俘虜擠爆了江陵大牢,許多人被囚禁在城隍廟與臥佛寺,作為主將的於禁則被關押在關府私牢,享受貴賓待遇。

從身份顯赫的曹魏大將淪為階下之囚,於禁不甘心,不想丟掉顏麵,更不想丟掉性命。

為此,他在關羽大營的時候聲淚俱下的表忠心,卻都被關羽蔑笑著嗤之以鼻,然後派人把他押解到了江陵,自那時起就再也沒有見到重要人物。

這是他被關進牢獄的第三十七天,今日終於見到了一個看起來頗有身份的貴公子,心情不由自主的激動起來,莫非關羽要接受自己的投降了?

至於釋放,於禁是不做指望了。

關雲長水淹七軍,俘虜自己,斬殺龐德,聲威大振;汝南、宛城的山賊爭相依附,於禁甚至在推測關羽是不是已經拿下襄陽,兵臨宛城城下了?

於禁知道曹操的身體愈來愈差,看起來已經時日不多,能撐個三年兩載就算燒了高香,蜀漢攜漢中之戰、襄樊之戰的餘威似乎要席卷天下,似乎天命已在劉備身上。

如果關羽能接受自己的投降,準許自己改換門庭,說不定自己還能東山再起,洗刷恥辱,可關羽偏偏就是不信自己。

這就很讓於禁無可奈何,隻能每日在囹圄中蹉跎度日。

見到於禁主動施禮寒暄,劉鬥也不隱瞞,抱拳還禮:“吾乃漢中王劉玄德嫡長子劉鬥,表字升之。”

“漢中王嫡長子?”

於禁聞言心頭一震,第一反應是懷疑。

對於劉備這位敵對方的君主,他不說是了如指掌,也是一清二楚。

劉備於建安十二年在新野生的長子劉禪,今年也就十二三歲,表字公嗣,這個劉升之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但看著劉鬥長身玉立,器宇軒昂,錦衣華服,談吐不俗,似乎也不像是個誆言詐語的登徒子。

再仔細打量劉鬥,於禁不僅露出驚訝之色,此人果然與劉備有七分相似。

劉備當年投效曹操,在許昌待了一年多,於禁與他做了許久的同僚,自然對劉備的相貌記得十分清晰,而眼前這個公子簡直就是年輕版的劉玄德。

“莫非此人是劉玄德的私生子?”

於禁在心裏暗自嘀咕一聲,不動聲色的抱拳道:“請恕禁孤陋寡聞,未曾聽聞公子之名。”

劉鬥的目的是為了將於禁收為已用,繼而利用於禁約束江陵城裏的三萬俘虜,爭取能夠收編一支五六千人的隊伍為季漢效力,自然要據實相告。

而他對張飛誇口能夠變出一支隊伍來,打的就是這支俘虜的主意,因此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禁的身上。

故此,劉鬥不僅要據實相告,還要添油加醋的包裝自己,讓於禁看到為自己效命帶來的好處。

“文則將軍沒有聽聞過吾的名字實屬正常。”

劉鬥笑容可掬的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對於禁說了一遍,但卻隱瞞了自己被跌傻的經曆,而是誇口自己從下邳逃出來之後遇上一位童顏鶴發的世外高人,被帶到一處人間仙境熟讀兵法,學習治國之道,諄諄教導二十載,方才讓自己下山輔佐漢中王,重振漢室,恢複山河。

“如今鬥已經被任命為南郡太守,前來荊州協助二叔攻拔襄樊。”

劉鬥說著話,有意無意的將寬大的手掌落在劍柄之上,顧盼自雄,眸生霸氣,“家母琅琊顏氏,乃是父王當年在下邳明媒正娶,因此鬥即是漢中王的嫡長子。”

。您提供大神青銅劍客的阿鬥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