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梁季雄落淚了。
這不是演出來的,這兩行眼淚,他憋了太久!
臣子也有不少落淚的。
嚴安清低頭道:“內閣失察,難辭其咎!”
“卻不該信這狗賊之言,日後讓我等有何顏麵去見邊關將士!”
“糊塗啊,糊塗!我大宣君臣卻都糊塗了!”王彥陽含淚道,“待車騎將軍凱旋歸來,老夫願當麵請罪,慚愧,當真慚愧,公孫侍郎,你可知慚愧二字怎寫?”
公孫文扭過頭去,他真想一巴掌拍死王彥陽。
群臣皆道慚愧,昭興帝咬了咬牙。
這是要作甚?
伱們都認錯,難道還要逼著朕認錯?
逼朕下詔罪己嗎?
朕且不言語,且等風波平息,再找你們清算!
梁季雄準備的太充分,今天又是恢複五品修為的日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與梁季雄正麵衝突。
昭興帝能忍,一切都等過了今天再說。
梁季雄看出了昭興帝的態度,既然你能忍,就別怪我不客氣!
“今我軍大戰告捷,理應乘勝追擊,收複失地,兵部侍郎隋智,你曾向陛下允諾,在十日內召集十萬大軍,如今大軍在何處?”
隋智神情尷尬道:“仍在籌備當中。”
“卻問你籌備到了什麼地步?十萬大軍拿不出來,三五萬總歸有吧?”
隋智不作聲,言官們的情緒又被帶動起來。
“隋侍郎,我見你這幾日都在京城,沒有出去招募兵馬!”
“國難當頭,你如此懈怠,卻也配得上左侍郎之位?”
“隋侍郎,你且說個數,到底招募了多少人馬?若是一兵一卒都沒有,此舉與通敵無異!”
隋智的確招募了一批兵馬,有三萬多人,但沒有昭興帝的命令,這件事不準透露出去,因為這三萬大軍的用途還待定。
隋智遭到圍攻,隻能沉默不語,梁季雄厲聲喝道:“隋侍郎,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十日之後,必須將十萬大軍帶到湧州,否則當以欺君之罪論處!”
長老一言,群臣紛紛響應,梁季雄此刻的威望,讓昭興帝憤恨不已。
事情還沒完,梁季雄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太子梁玉陽聽令,今奉真神旨意,命你隨老夫一並北征,以提振全軍士氣,你意如何?”
太子趕緊回應道:“願奉真神之命,願聽長老調遣。”
梁季雄看向了昭興帝:“陛下之意如何?”
這是要作甚?
為什麼要讓太子參與北征?
怕太子留在京城有危險?
當然不是,梁季雄的目光沒這麼短淺。
昭興帝反應很快,迅速看出了梁季雄的意圖。
梁季雄想給太子攢根基。
作為太子,梁玉陽給臣子們的印象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何德何能”。
梁玉陽是個傻子,是個瘋子,是個心智不健全的人,之所以能成為太子,完全是因為他是皇帝的獨子,他能成為儲君,完全是別無選擇之下的結果。
但如果他參與了北征,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在太子的帶領下,北征取得了勝利,日後再也沒人能輕易撼動太子的地位。
梁季雄早就有帶太子出征的想法,可又擔心這場戰爭沒有贏的希望,反倒會讓太子糟糕的聲譽雪上加霜。
但現在他看到了希望,他不想讓太子錯過這次機會。
同樣的道理,皇帝也不想讓太子把握住這次機會,否則太子會變得更難控製。
可現在群臣情緒激昂,昭興帝沒法拒絕。
罷了!
忍了!
昭興帝點頭道:“玉陽,你代朕親征,驅逐外寇,複大宣河山!”
在群臣的讚歎聲中,太子隨梁季雄共赴北境。
憤怒的昭興帝回到秘閣,將書案上的解夢之書撕作粉碎。
“噩夢前兆已至,美夢卻不見端倪!”
昭興帝吞下怒火,準備重回五品。
且等朕重回五品,你等奸賊佞臣,一個也別想脫身!
。您提供大神掌燈判官的徐誌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