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後說:我曾代表日本國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友請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批準他們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老戰士和老戰友的身份回老部隊看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增加這段曆史;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日本籍戰士們樹碑立傳。
能讓昔日戰場上的敵人,為自己的政治集團和國家的利益服務,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能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尤其是讓他們自覺自願的那更是難上加難的一種極高的意境。
中國對戰俘的改造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這次對蘇作戰中,在各戰區以師為單位建立起了將近100多所蘇軍俘虜收容所,全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遠東兵團政治部俘虜管理處第n蘇軍俘虜收容所”。
截止到雙方停火協定生效時,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遠東兵團政治部俘虜管理處所有的蘇軍俘虜收容所,共收容了蘇軍47,4萬戰俘,其中傷員戰俘29,4萬,被俘後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死亡29482人。不包括被中國海軍接管的蘇聯太平洋艦隊海軍官兵的俘虜7.6萬,其中傷員戰俘13000餘人。
這次中蘇戰爭共俘虜278名蘇聯將軍,當然這裏不包括象蘇聯遠東紅旗軍區政委華彼諾夫斯基這樣的“中國人民忠誠的朋友、偉大的無產階級國際**戰士”這樣的100餘名“起義”將軍。
根據停戰協定,在停火協議生效後六十天內,中蘇雙方應將其收容下的所有戰俘的總數,附帶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或軍號的名單,通過第三方監督機構交給對方。對於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將分批直接遣返,交給他們被俘時所屬的一方。
中國方麵向蘇聯方麵提供了1000卷裝訂成冊,印刷精美,每卷400頁包括蘇聯戰俘照片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的名單以及受傷戰俘病例的印資料。
蘇軍軍隊共俘虜了隊4892名戰俘,其中傷86名,其中級別最高的為新疆軍區農7師一名副師長,預備役上校軍官。蘇聯方麵的準備顯然不如中國,隻提供了手寫的包括姓名、年齡、性別、原隸屬部隊、級別和拘留編號的125頁名單。
這讓那些剛到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三方監督機構”小兄弟們看到蘇聯真的太寒酸了。
接著雙方按照停火協定,對“堅持遣返的病傷戰俘須予優先遣返。在可能範圍內應由被俘的醫務人員與病傷戰俘同時遣返,以便在途中提供醫療與照顧”之規定。停火的第一個月內,中國就把不包括蘇聯太平洋艦隊戰俘在內的,17萬多名傷勢較重的蘇聯戰俘,直接遣返。蘇聯方麵也把中國的3286名傷員戰俘全部遣返。
蘇聯戰俘的主要成分是蘇聯的後貝加爾軍區,遠東紅旗軍區,蘇聯克格勃邊防局的邊防軍,蘇軍在遠東地區的空軍,防空軍,火箭軍,軍事院校和個軍事機關的人員等。其民族構成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這三個蘇聯的主要民族的占40%,其餘的為哈薩克斯坦、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誌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和在遠東的亂七八糟的亞裔等少數民族。
★隨夢★全文字手打更新最快★шш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