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龜茲白發今仍在,唐旗不落戍長安(終)(2 / 3)

而這一次,唐軍不僅撕下了偽裝,更把這些話做到了實處,真的在亡國滅種,挫骨揚灰。

所有人都再說,唐人並不可怕,實在打不過,我們吐蕃人還有高原,還有高原“氣疫”的保護,隻要高原還在,唐人就永遠不可能占領高原。

曾經,赤蘇仁謝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真正執掌吐蕃站在更高的位置之後,他發現這個想法是何等的幼稚。

高原確實比遙遠、比寒冷更能保護自己,但是這就真的能阻止唐人覆滅吐蕃麼?

答案是不能!

因為唐人已經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組建起了一支規模高達十萬,完全由吐蕃人組成的軍隊。

“氣疫”已經不再是吐蕃人獨有,高原已經不再是吐蕃人的壁壘和搖籃。

況且,赤蘇仁謝知道,就算沒有吐蕃人組成的唐協軍,吐蕃也一定扛不住如今唐人的進攻。

漠北寒冬滴水成冰,遼東水處如柱,那是何等的寒冷,但是那又如何?

影響了匈奴、突厥、薛延陀被打的狼奔豕突麼?

影響了吉利可汗被從老鼠洞裏挖出來去長安跳舞麼?

影響了新羅、百濟、渤海國被連根拔起,挫骨揚灰麼?

影響了回鶻王族的藥葛羅氏被踐踏,唐人的公主執掌草原麼?

引響了比吐蕃人還要凶悍,還要野蠻的遼東諸族被追殺到天盡頭麼?

能決定這一切的,隻有唐人自己!

唐人自己衰弱的時候,吐蕃、回鶻、高句麗都可以肆意跳檔,吐蕃甚至可以攻破長安。

然而,很不幸的是,大唐衰弱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如果有再選擇一次的機會,真正掌控吐蕃的大相赤蘇仁謝絕對不會聽從尼瑪巴紮和那個叫做陳宏誌的唐人的鬼話,搞什麼舉世攻唐。

然而,實際上終究是沒有賣後悔藥的。

赤蘇仁謝心裏苦,心裏怕,但是他沒有地方可以宣泄和訴說。

所以,赤蘇仁謝隻能選擇戰鬥,隻能選擇繼續集中所有的力量,在河西這一片吐蕃人無法放棄的地方和唐軍決一死戰。

所以,赤蘇仁謝將剩餘的一切交給了他的盟友,吐蕃將領中的後起之秀,吐蕃人眼中的希望之星,最堅定的反唐派,也是對於唐軍主帥郭戎最為熟悉,最為了解的吐蕃人,吐蕃東境五道節度使,尼瑪巴紮。

在唐軍注定西征,吐蕃大唐必有一戰的情況下,尼瑪巴紮從關中返回之日就已經在布局,以防禦注定會到來的唐軍。

而尼瑪巴紮防禦的第一步就是嚴查奸細,為此,尼瑪巴紮不惜硬抗所有的壓力,關閉榷場,封鎖已經重新運行了三年之久,給所有吐蕃貴族帶來豐厚利潤的絲綢之路。

第二點,開始加固城牆,加強重要城內內部的防禦,試圖將絲綢之路上每一座城池都變成堡壘一般的存在。

第三,拚命的向赤蘇仁謝所要兵力,糧食,物資,用來填充他準備的堡壘,

………………

尼瑪巴紮的想法是對的,行動也是迅捷有力的,在赤蘇仁謝的支持下,在屠刀的血腥之下,榷場關閉了,商路暫停了,唐人的商隊也消失在了吐蕃人控製的城池之外。

但是,尼瑪巴紮終究讀書太少了,至少他沒有讀過一本叫《資本論》的著作,當然,這不是他的錯。

因為他沒有讀過《資本論》,他不會知道這樣一句話:

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

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吐蕃的貴族們不知道什麼叫做資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法律,但是這不影響他們商路開通三年多的時間裏,他們所獲得了往昔百倍的利益。

在政治上,赤蘇仁謝和尼瑪巴紮確實取得了成功,牢牢的掌控住了吐蕃的軍政大權,但是在經濟上,在數不清的商隊的蠶食之下,再加上百倍利潤的刺激,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的吐蕃人更加的支離破碎。

在這種情況下,商路怎麼真正斷絕。

斷絕的,隻是存在在吐蕃人掌控的城池之間的商路,大唐延伸到了大食、延伸到了歐羅巴的絲綢之路卻從未停止。

所以,通過這些內部的蛀蟲和碩鼠,赤蘇仁謝所做的一切,沒有絲毫保留的呈現在了郭戎的案頭,然後,呈現在了隴西城城外,長纓軍/西征軍的巨型沙盤之上。

……………………

在沙盤之上,尼瑪巴紮麾下近四十萬吐蕃主力清晰的分布為了東、西兩個集團。

尼瑪巴紮部署在東部的兵力主要在渭州境內。

依托渭水、鄣水,以襄武、隴西、鄣縣、渭源四座相距最遠不過五十裏的城池為核心組成的第一道防線。

襄武、隴西、鄣縣、渭源四座核心的城池已經被徹底的要塞化,城池和城之之間則被大小的堡壘鏈接,從而將整片區域徹底的堡壘化、要塞化。

為了填充這一道防線,尼瑪巴紮集中了近二十萬人,囤積了足夠二十萬人消耗一個年的各種物資,而沿著河道分布的城池為他們提供了足夠的水源。

相比較渭州呈現團狀的布防,尼瑪巴紮部署在西部的布防則呈現帶狀。

其兵力主要沿著湟水及其支流,從蘭州分別延伸向河州、鄯州,兵力同樣是二十萬上下。

其中,蘭州、河州、鄯州為其三個防禦的核心階段,而這三個核心節點之間,則是吐蕃真正的糧食主產區。

在東、西,兩個集團的中間,尼瑪巴紮花費了三年的時間,沿著中間的河穀修築了密集的堡壘、要塞。

從而形成了東部依托要塞防禦,西部通過走廊支援的策略。

在中軍大帳中央最醒目的位置,則是一副長八尺,寬一丈的巨型地圖。

地圖上詳細的標注了整個大唐以及吐蕃,西域,遼東,漠北,安南,東海的主要城池。

這一幅巨型地圖之上,同樣標注了作為主戰區的隴南,隻不過在這裏可以看出,隴南並不是尼瑪巴紮設置防線的全部。

鄯州、河州並不是從蘭州外延的終點,而是兩條向外無限延伸的延長線。

一條通過鄯州連接西域,另外一條通過河州連接高原,而這兩條將成為最前方渭州前線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