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佟被五花大綁地扔上了馬車——這對他們來說倒是一種解脫。隨後首級被一顆顆點數,也小心翼翼地裝車了。馬祥麟大致看了看,二百一十九顆一顆不少,全都是找不出破綻的真韃頭顱。
“真兒姐當真沒有撒謊!”馬祥麟心中欽佩道,“一百多人,孤軍深入韃子後方,是如何取得這樣的戰績的?”
十三名水兵也被請入了石柱軍大營,秦良玉擺下好酒好菜為這些穿越波濤的勇士們接風洗塵,每人還賞賜了五十兩銀子。
“請壯士們在我石柱軍大營中稍歇幾日。”秦良玉說道,“待我石柱宣慰司上奏朝廷後,將回信給你們一道帶回鎮江。”
......
天啟元年四月十二,京師,紫禁城。
天空蒙蒙亮,正是卯時初刻。天啟帝朱由校剛起床不久,正在禦花園中由幾個太監服侍著用早膳。
朱由校的早膳不算很鋪張,不過是一碗皮蛋瘦肉粥和一碗爆炒的驢肉。除此之外還有一碗幾乎沒動的苦菜——明朝皇帝每日早餐都要吃苦菜,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矩。
十七歲的朱由校現在多少有些食不甘味,匆匆登基的這半年以來,遼東局勢急轉直下,如今短短時間就丟了遼東,即使朱由校還年輕,也不得不考慮日後如何麵對列祖列宗的事情了。
當初登基時,東林黨在朝中把握大權,正是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麵。年輕的朱由校原以為大明會在自己手上迎來一次中興,誰知遼東一丟,自己反而有成為亡國之君的可能。要處置罪將罪臣,朝中互相攀扯不說,要是真下狠手處理了,邊疆反而將無人可用。
“真是難堪,難堪!”朱由校以手撫額,自言自語道。身邊的魏忠賢剛要跟上好言幾句,二人卻聽見遠處傳來了尖利的嗓音。
“大捷!大捷!”那尖利的嗓音是東廠太監孫雲鶴發出的。他手上拿著奏折與捷報,急匆匆地跑到朱由校的身邊,撲通跪在了地上。
“跑什麼跑什麼,沒禮數的東西,在主子爺跟前......”魏忠賢還要再罵,卻被朱由校出手製止了。
“大捷?什麼大捷?”
“回......回主子。”孫雲鶴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遼東!鎮江大捷!斬首韃子二百一十九顆!俘虜韃子遊擊二名!”
“此話當真?”朱由校激動地站了起來,明金開戰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聽說有捷報傳來。
“千真萬確,俘虜與首級均已解送入京,主子爺即刻便可差人前去查驗!”
“快!捷報我看!”朱由校不待魏忠賢遞送,便自己一把將捷報搶了過來,“傳葉向高、楊漣、孫承宗、左光鬥、袁可立來見!”
朱由校在書房中接見了這些臣子,興致勃勃地將捷報和馬祥麟的奏章給眾人傳閱了一遍。
“鎮江有此大捷,皆賴陛下洪福。”葉向高率先開口道,“這呂渙真一介女子,竟能帶兵深入敵窟,立此奇功。微臣年逾花甲,這等奇事當真是聞所未聞。”
“此功可賞,然而女子帶兵,終究不成體統。”左光鬥說道,“若是令奴酋所知,豈不說我大明無人?陛下應另擇良將,取而代之。”
朱由校還沒有說什麼,袁可立便提出了反對意見:
“用兵向來講究不拘一格,女子帶兵又有何妨?秦夫人同樣是女子,其麾下白杆兵不照樣打出了大明的威風?若將有功之將調離,恐怕要寒了邊關將士的心。”WwW.com
“陛下,微臣倒是有個法子。”孫承宗說道,“馬宣慰的奏章中已經說明白了,光複鎮江的呂渙真與之有婚約,如此,朝廷可在鎮江設衛,授馬宣慰鎮江衛指揮使,領鎮江參將,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地將那呂渙真替下來了。”
眾臣剛要點頭時,又是袁可立大呼不妥。
“馬宣慰是石柱地方土司,安可再外派做邊將?這鎮江與四川相隔十萬八千裏,若是馬宣慰在戰事中有個什麼閃失,石柱地方豈不是要亂?”
“袁大人說的是。”楊漣附和道,“再說了,邊將千百個,隻有這呂渙真立下如此奇功,換做別的將領來,恐怕未必有撐得起局麵的本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商議了半天,最後終於得出一個折中的方案:授石柱宣慰使馬祥麟鎮江參將一職,加封其妻呂渙真為五品宜人,因馬祥麟身不在鎮江,故令其妻呂渙真暫領參將事。
“至於這呂渙真的捷報中還奏請朝廷發給糧草、銀兩軍械一事。”朱由校說道,“交給兵部評估一下,盡早擬個清單出來。”
。您提供大神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的呂重呂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