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 山雨欲來(1 / 2)

“你是四川都司張神武將軍的人?”呂渙真在守備官廳接見張小武時問道。

“卑職不敢欺瞞呂小娘子。”張小武遞上腰牌,“有腰牌為證。”

江濟財等一眾難民在城外的難民營被安置下來,張小武卻被袁殊帶到了鎮江堡內見呂渙真。尋找到一名川軍軍士,這算是塘騎們來到鎮江後最大的收獲了。

從張小武的口中,呂渙真了解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比如張神武所部的覆滅、八旗兵在遼東到處肆虐的景象、遼陽陷落的確切情況,以及馬祥麟還活著、晉升石柱宣慰使的消息。

聽聞馬祥麟成功突圍返回山海關,並且還得了封賞,呂渙真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還好還好,一係列的壞消息中總算還有個好消息。隻要武三山等人能順利抵達山海關,把捷報帶到,想必馬祥麟和秦良玉定會為了鎮江在朝中積極奔走的。

祥麟啊祥麟,不知道你可受了什麼傷,遼沈戰敗,你有沒有受到打擊,一蹶不振;秦良玉將軍失去了兩個兄長,這些日子也不知有沒有憔悴了些......呂渙真不顧張小武還站立在堂下,竟一個人想出了神,直到一旁的何三妹咳嗽了兩聲才回過神來。

袁殊領著張小武進堂的時候,張小武也是吃了一驚,奇襲敵軍後方、光複鎮江的竟然是比看著比自己年紀還小的一個少女,實在是不可思議。不過好在秦良玉的名號在川中還是叫得很響的,對於女子掌軍一事,張小武雖然驚訝,卻並不十分陌生。

更何況張小武素來欽佩白杆兵的頑強作風,呂渙真作為白杆兵的一員,在遼東大亂的局麵下毅然決然地率部奇襲鎮江,打出明軍的第一場大捷來,更是讓張小武傾心之至。

張神武的標營四百人,在曆史上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他們一腔熱血地來到遼陽城外後,很快便被潮水一般的後金八旗殲滅了。史料雖然欽佩張神武的忠勇,卻也沒有花過多的筆墨敘述此人,以至於若沒有張小武的幸存,呂渙真幾乎要將這段史實忘記了。

眼前的張小武是也是川軍的一份子,比起本地遼軍,呂渙真對他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能在後金的鐵蹄下存活,想必此人是有些能耐的。渾河之戰後,呂渙真手下的基層軍官損失很大,張小武若是能力不錯的話,其為人比耿仲明之流要可靠得多。

當下,呂渙真起了將張小武納入麾下的念頭,隻是此人不是白杆兵或紅字營係統裏出身的,軍事理念難免會有所不同,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才能委以重任。

“那麼,你到鎮江以後,對下一步有何打算?”呂渙真問道。

“卑職是吃糧拿餉的兵,就算標營死完了,卑職也還是大明的兵。”張小武堅定地說道,“呂小娘子在渾河一戰後,本是有機會撤回關內的,卻率殘兵孤軍深入賊巢,光複鎮江堡,用意為何呢?”

“救遼。”呂渙真盯著張小武的眼睛說道,“甚至複遼。”

“若真是如此,小武願追隨呂小娘子!”張小武半跪抱拳道,“張神武將軍是為救遼陽而死的,我身為將軍義子,應當繼承父親之遺願,追隨呂小娘子殺回遼陽!”

看著張小武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呂渙真頗為讚賞。這股子精氣神正是本地暮氣沉沉的遼兵所缺乏的,若是戰鬥未開,便已經三軍奪氣,再先進的裝備也無法扭轉戰局。她的手下正需要張小武、尚學禮、昌獻奇、張鳳儀這樣敢打敢拚的人。

“鎮江孤懸敵後,我們當然歡迎你的加入。”呂渙真扶起張小武道,“隻是軍中能者為尊,你在張神武將軍帳下原是什長......”

“卑職願從普通軍士做起!”張小武咬咬牙說道,“韃子不知何時就要進犯鎮江,隻要能殺韃子,管它那些虛名作甚!”

於是當天晚上,新軍軍營裏,孔有德的鋪位旁新來了個精壯的漢子,孔有德見對方與自己年紀相仿,便笑嘻嘻地上去搭話,誰知道對方一開口便是四川口音,把孔有德嚇了一跳。

“謔,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孔有德撫摸著腦袋上的青茬,“連四川佬都跑到鎮江來避難了。”

......

夜晚,呂渙真坐在書案前,用筆在一張草紙上寫下現在急需處理的問題。

南路軍的良好軍紀,以及孫一亮理民局的幫忙,本地百姓算是安靖,並沒有起很大的動蕩。隻是堡外田地有不少被八旗兵破壞了,八旗哨騎不時在附近巡弋,農民們暫時無地可種;各地貿易斷絕,商人們也無利可圖。朝鮮的援助又無法爭取到,鎮江是一座真真正正的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