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 東江海關司(1 / 2)

東江島上地方本來就不大,丁發要成立股份製公司的事情已經傳得全島皆知了,黃承中聽見風聲,略一打聽,便知道這是在呂渙真的推動下成立的。股份製是黃承中從未聽說過的東西,他本來就是被派到島上來防止呂渙真有什麼大動作的,一天要搞什麼股份製,立刻便將之叱為歪門邪道,怒氣衝衝地跑來質問呂渙真。

“黃大人,你這是......”

“呂渙真!那個什麼公司,是你弄出來的嗎?”憤怒的黃承中絲毫不顧及禮數地對呂渙真直呼其名,“東江立足之道乃在安民,在勸課農桑!你教唆普通百姓把銀兩花在那什麼公司上麵,豈不是本末倒置。”

黃承中不由分說的態度和劈頭蓋臉的指責令呂渙真的心裏升起一股無名業火,可是她在心中將這股火氣強壓了下去,主將與監軍若是起了衝突,在大明重文輕武的大環境下大多是主將吃虧,呂渙真不願意小不忍而亂大謀。

“黃大人,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呂渙真擠出一絲勉強的微笑說道,“開公司是為民求富之道,如何是本末倒置?”

“為民求富?好大的名頭!”黃承中哼了一聲,“你說這是如何個求富法?百姓們的家底本來就不厚實,現在都花錢去買了那什麼股票,強如買了廢紙一般!”

“股票有分紅,怎麼就是廢紙了?再說公司的賬目對所有股東公開,進項和支出,每日列得清清楚楚,公司若是賺錢股東也能得利,怎麼不是為民求富了?”

“百姓們買股票的錢,原本是可以拿來購買耕牛農具的,現在都來買了股票......”

“好,耕牛農具都要從對岸的朝鮮鐵山來買,百姓們怎麼去鐵山?怎麼把耕牛運回來?再說了東江軍衙已經把農具分發了下去,百姓們何必費勁去鐵山買農具來?有了股份製,百姓人人都能將手裏的錢投資出去領取分紅,公司也能發行股票來集資,何樂而不為?”

“你......強詞奪理!”

“黃大人,東江鎮也是通明船運公司的股東之一,通明有盈利,東江鎮也能分潤,財力上也能緩解一些,這不正是你想要看到的嗎?”

呂渙真冷靜的一番辯駁說得黃承中啞口無言,書本上的聖人言語他背了那麼許多,可是沒有一句是關於股份製的好壞的。黃承中憋得滿臉通紅,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黃大人,股份製好處不少,股東們能拿到分紅,丁發能把生意做起來,東江島與鐵山之間也有了渡船溝通,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呂渙真循循善誘,試圖給黃承中一個台階下,“在島中大力推廣想必可行,你不必顧慮太多。”

說話間,一壺新泡的濃茶端到了黃承中跟前,他喝了口茶水,氣便消了大半。這股份製若是能夠東江帶來利潤,則東江消耗登萊的物資便會減少許多,對於恩師熊廷弼的三方布置之策有利無害,不是不能考慮。

“但是,你,你......”被呂渙真一介武人駁倒後,黃承中讀書人的臉上十分掛不住,還想再辯駁幾句,呂渙真趕緊補充道:“這次是我操之過急,沒有和黃大人商量,今後再有這種事,定與黃大人議好後再施行。”

好說歹說之下,呂渙真總算將黃承中給送走了。她一模額頭,竟滲出了細細的些許汗珠來,和這位黃大人說話真是個累人的活計。

“呂姐姐,你是總兵,是東江島之主,何必要如此忌憚這小小的文官?”沈貓兒從後堂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剛剛的對話,她全部都聽見了。

“他是個言官,一道折子就能影響咱們全島人的活計,當然還是小心些好。”呂渙真歎了口氣,“就是費了好些口舌。”

“咱們孤懸海島本來就出境不易,朝廷還要派這樣的人來牽製我們?真是豈有此理。”沈貓兒陰惻惻地說道,“呂姐姐,隻要你一句話,今晚這位黃大人就會突染惡疾,暴病而亡。”

“噤聲!”呂渙真背後出了一身冷汗,趕忙阻止沈貓兒道,“仔細讓別有用心的人聽了去,咱們東江可就斷糧斷餉了。”

沈貓兒無奈地搖了搖頭:“呂姐姐,你還是心太善了。登萊的糧餉一月比一月運來的少,朝廷的支援能持續到幾時呢?最後還不是要靠我們自己。”

......

九月底,丁發的通明船運公司正式開始運營了。他用集資來的五百兩銀子從鐵山的船家手中購買了兩條海船,還雇傭了本地的朝鮮水手操船,每條海船可以運送三十多人。